[发明专利]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620.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玛地板(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E04F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多层 实木 复合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地板,更特别涉及一种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对自发热地板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一般是将电发热材料设置在地板中,通过对地板中的该电发热材料通电来达到加热的目的,从而使地板发热以取暖。此种的地板上还设有导电的金属件,在安装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地板通过金属件相连接,从而达到对整个空间供电取暖的目的。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任意一个或多个板上的电发热材料或金属件被损坏,则所安装的所有地板将被断电,而且很难检查出是哪块板存在问题,这样就必然导致实用性不强,给用户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即便检查出了出现问题的板,进行更换,因为电发热材料嵌入于板中,金属件也是固定安装的,则必须更换整个有问题的板,成本是相当的高且很麻烦,特别是多层实木复合地板,这显然不能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地板所使用的电发热材料或装置安全性还不够好,家庭使用的地板很难避免会接触水,这显然是很危险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其安装简单,安全环保。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包括上层、底层以及设置于上层与底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该中间层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形成有至少一个排线槽,至少一个排线槽中布置有电发热丝,该电发热丝穿过该排线槽并与电源相电连接。
进一步地,电发热丝为由碳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碳纳米丝。
更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排线槽的壁表面上设有金属材料导热层。
优选地,该金属材料导热层为铝合金层。
进一步地,该至少一个排线槽包括中间部及由该中间部的一部分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的中空侧部。
优选地,金属材料导热层填充满整个侧部。
更优选地,排线槽的中间部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或弧形。
进一步地,排线槽为两个,该两个排线槽沿中间层的宽度方向排列。
更进一步地,电发热丝为一个,其依次穿过每个排线槽。
再进一步地,电发热丝的数量与排线槽的相同,每个电发热丝分别各自穿过一个排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通过在其中间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线槽,每个排线槽中布置有与电源相电连接的电发热丝,该种电发热丝为一种由碳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碳纳米丝,电热转换率高,绝缘性好,因而非常安全,排线槽的壁表面还设有金属材料导热层,其能将该碳纳米丝所发出的热量均匀地传导出去,且地板的结构简单,安装或更换都很容易。另外,本发明的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可一个或数个地板上的排线槽使用一个电发热丝,使用过程中,多个电发热丝连接到一个接线端后与电源相连接,即每个电发热丝控制一块或几块地板的发热,如果发现一部分地板取暖功能不行,便可迅速地发现问题并更换,且这种材料因为绝缘性好,甚至可不用断掉电源即可进行更换,而且该接线端还与一温控器相电连接,以控制电发热丝的工作。另外,如果仅需要在房间的某个位置加热,即只需要对局部进行加热时,则可在该位置处设立单独的电源接口。本发明的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环保,可适用于各种群体的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发热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排线槽的示意图。
图中:1、上层;2、中间层;21、排线槽;211、中间部;212、侧部;22、电发热丝;23、金属材料导热层;3、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除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玛地板(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卡尔玛地板(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