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加氢精制过程中催化剂级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4293.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稳宏;李冬;范峥;李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谢钢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加氢精制 过程 催化剂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焦油加氢精制过程中催化剂级配方法,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国内油气资源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采用煤焦油加氢生产汽、柴油和燃料油,对替代我国部分石油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但由于煤焦油密度大、粘度高、氢碳比低和富含有大量的金属、硫、氮等杂质元素以及胶质、沥青质等非理想组分,导致其加氢处理难度远远大于馏分油。
一般的加氢装置主要有固定床、悬浮床、沸腾床、移动床和移动床加固定床,其中固定床应用最广泛。在固定床煤焦油加氢精制技术中,为了达到精制效果、延缓结焦、提高催化剂的寿命,经常使用催化剂级配装填技术,即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催化剂,其中有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和加氢脱氮催化剂等。对特定的原料和操作条件来说,合适的级配比例不仅是对目标产品质量的保证,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各催化剂的特征和功能。
美国专利US 4 447 314 提出一种双催化剂床层系统加氢处理渣油的过程,该过程所采用的第一种催化剂为大孔催化剂,第二种催化剂为小孔催化剂。渣油加氢过程中,原料油首先通过第一种催化剂床层,在顺序通过位于第一种催化剂下游的第二种催化剂实现渣油的脱金属和脱硫。美国专利US 4 306 964则提出三种催化剂依次装填在反应器不同部位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丹麦Topsoe公司的Bartholdy(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996,100:117-124)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改质过程中的催化剂级配方法。所用的催化剂分别为加氢脱金属(HDM)(型号:TK-711)、加氢脱硫(HDS)(型号:TK-751)和加氢脱金属脱硫(HDM/HDS)(型号:TK-771)催化剂。三种催化剂的级配比例为7:31:62,在此级配比例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Mina Abdulla炼油厂Al-Nasser等(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996,100:171-180)公开了一种常压渣油脱硫装置(ARDS)上HDM、HDS和加氢脱氮(HDN)催化剂的级配方法。三种催化剂的级配比例为32:52:16,在此级配比例下可使催化剂使用寿命增加并使产品收率和质量提高。
CN1197105A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含金属污染物的烃类原料的方法,该法是在氢气存在下,使原料与第一催化剂、第二催化剂、第三催化剂中的一个或多个催化剂床层接触。试验证明,这种分级装填方法仅适应于普通的劣质渣油,而且第二、第三床层的温升过高,处理量小。
CN1197105A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催化剂级配方法,在此方法下对渣油加氢脱金属过程较为合适,其加氢活性组分含量低,稠环芳烃加氢饱和能力差,加氢转化能力不强。
CN104213SC公开的渣油加氢用大孔催化剂,其稠环芳烃加氢饱和能力和加氢转化能力均较好,但受其孔径限制,不能较好转化大分子组分。
CN101928592 A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反应器装填脱金属剂和脱硫剂,分别占15-80%和20-85%,催化剂活性逐渐增大,孔径、粒度和孔隙率逐渐减小。在此装填方法下,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脱金属、脱残炭和脱硫活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均为渣油等石油馏分加氢催化剂的级配方法,如何克服煤焦油生焦和金属杂质在催化剂上沉积导致的催化剂失活问题,如何延长煤焦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使用寿命是煤焦油研究者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优化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催化剂的级配装填方法,以有效发挥各催化剂的功能,能够减缓催化剂床层的积炭,降低床层压降和反应温度,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含氮量高、金属含量高的煤焦油的加氢处理。
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煤焦油加氢精制过程中催化剂级配方法,将原料煤焦油与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反应器中有三个加氢反应区床层,在第一反应床层中装填脱金属剂,第二反应床层装填脱硫剂,第三反应床层装填脱氮剂,各床层占催化剂总装填量的百分比为:脱金属剂25v%~65v%,脱硫剂5v%~35v%,脱氮剂25v%~55v%;优选的各床层占催化剂总装填量的百分比为:脱金属剂35v%~50v%,脱硫剂10v%~35v%,脱氮剂30v%~4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未经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