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008.5 | 申请日: | 2012-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维伟;谭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维伟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3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艺术 复合 结构 挡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艺术墙绘的,具有复合式墙身结构的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艺术墙绘在城市道路和近郊公路挡土墙中已较为常见,它对倡导文明、宣传公益、展现城市文化、协调环境与美化路容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挡墙结构仅考虑其工程用途,即支挡土体,保持路基稳定,在兼作为艺术墙绘的载体时,显得十分被动,石砌挡墙墙面粗糙,不便实施墙绘;混凝土挡墙造价高,墙体笨重。传统挡墙受到水和光照的影响,墙绘图案的牢固性和美观性会大大降低,对墙绘图案本身乃至道路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专利号ZL20122003501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由基础、倾斜式墙身及附属结构组成的用于艺术墙绘的混凝土挡土墙,其中附属结构包括与混凝土墙身浇为一体的悬挑板和泄水设施,泄水设施由泄水管、墙后反滤层和隔水层组成。该挡土墙的悬挑板能减少光照对墙绘图案的影响,同时能将降雨和墙后的坡面径流引至悬挑板外缘排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降雨和坡面径流对墙面的直接冲刷和污染;该挡土墙的泄水管设于墙身下部,墙后被挡土体中的积水经墙身下部的泄水管排进边沟,墙后积水的排出也不会冲刷或污染墙面,在降雨少以及缺乏石料的地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将降雨和墙后坡面径流引至悬挑板向外倾排势必导致对路肩(或墙前地面)的冲刷,倾斜的墙面也不利于图案的绘制与观瞻,且全混凝土墙体笨重,造价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墙身结构更为合理,排水更为顺畅且不影响路肩或地面,更有利于图案绘制与观瞻的挡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用于艺术墙绘的混凝土挡土墙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图案绘制,利于图案保护,排水路径合理,重量较轻的具有合理复合式结构的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挡墙由基础和复合结构的墙身组成。所述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的墙身从外到里由刚性面板层、排水层、浆砌块石层及其顶部砂浆抹平层组成。
所述的刚性面板层由厚度为8~12cm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和与之等厚或较薄的内倾钢筋混凝土悬挑板组成。在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下部设且仅设一排断面不小于20cm×20cm的方形泄水孔,泄水孔沿纵向每2~3m设一个。
所述的排水层宽30~60cm,从下到上分别由素混凝土垫块、压实的级配砾石层和压实的级配砂砾层组成。素混凝土垫块顶面有锯齿形纵坡和外倾的单向横坡,纵坡坡度10%~15%,横坡坡度15%~50%,素混凝土垫块高度能保证其锯齿形纵坡表面的最低处与前述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下部泄水孔的最低处相连。级配砾石层高度为素混凝土垫层高度的0.5~1.5倍,砾石粒径为2~60mm。级配砂砾层顶面与前述悬挑板根部齐平,砂砾粒径为0.5~20mm。
所述的浆砌块石层下部设且仅设一排泄水孔,其断面尺寸与前述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下部所设的泄水孔相同或不同,纵向设置间距与前述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下部所设的泄水孔相同或不同,孔底标高高于前述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下部所设的泄水孔顶部10cm以上,但不超过前述级配砾石层顶面。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为:
1、基坑开挖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线,用机械或人工开挖,人工清理至设计高程,碾压机械进行碾压,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基础浇筑
按设计要求支模板、配置基础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养护完毕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配置基础钢筋时,刚性面板层中的垂直钢筋亦伸入基础钢筋中并与基础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保证前述面板与基础为一体化结构。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回填。
3、浇筑刚性面板层
按设计要求支模板(包括预留泄水孔)、配置面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4、浇筑素混凝土垫块
将前述已浇筑的刚性面板内壁作为一侧模板,再支另一侧模板和端模板,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用抹刀等小型工具施作顶部纵横坡,施作完毕后养护。
5、砌筑部分浆砌块石层
用水泥砂浆砌筑块石层(包括预留泄水孔)至高于素混凝土垫块顶面30~50cm时暂停砌筑。块石层外侧与前述素混凝土垫块内侧的接触面用水泥砂浆饱满连接。
6、在前述素混凝土垫块之上填筑级配砾石至与前述已砌完的块石层顶面齐平,用小型夯机压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维伟,未经朱维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