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的调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2534.8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4/06 | 分类号: | F21V14/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调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尤指一种LED灯的调焦结构。
背景技术
LED灯的LED芯片前方通常都设置有透镜,以便对光线进行聚焦。如图1所示,是现有市场上一种LED灯的立体分解图。该LED灯在本体1'内安装有芯片2',本体1'的前端安装有透镜3'。这种LED灯无法进行调焦,要改变照射角度只能通过更换不同角度的透镜来实现,但是更换透镜在实际使用时非常不便。
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可以对照射光束的亮度或者照射范围进行调节的LED灯,于2011年12月7日授权公告的CN202065923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LED灯的光束调节结构”,这种LED灯与现有市场上大多数可调焦的LED灯相同,都是通过改变透镜与芯片的距离来改变照射角度的,但是此种调焦方式光损比较严重,会影响照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避免光损又可以实现调焦的LED灯的调焦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LED灯的调焦结构,所述的LED灯在其本体内安装有LED芯片,在本体的前端还安装有透镜组件;所述的LED芯片至少有一个不位于灯具的轴心,所述的透镜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具有不同度数的透镜,每一组透镜的位置与相应LED芯片的位置在同一圆周上相对应;所述的透镜组件与所述的本体之间以可相对旋转卡合的结构连接。
所述本体的容腔内壁设置有定位槽,该定位槽的数量为透镜组数的倍数;所述的透镜组件还包括用以设置透镜的固定盘,该固定盘上设置至少一个定位柱;该透镜组件插盖于所述本体的容腔内之后,其定位柱与定位槽配合后,使透镜组件与容腔实现紧配合。
所述的固定盘上设置有一个镂空部,所述本体相对该镂空部位置设置有透镜度数指示标。
所述的定位槽设置在位于本体容腔内壁的纵向凸条上;所述透镜组件的固定盘上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凸台,所述的定位柱设置在该凸台上。
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定位柱;所述的透镜组件还包括用以设置透镜的固定盘,该固定盘上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的数量为透镜组数的倍数;所述的固定盘上还设有卡钩,所述的容腔内设有与该卡钩配合的卡台。
所述的固定盘上位于定位槽的旁侧设置有透镜度数指示标。
所述的LED芯片在灯具的轴心处还设置有一个,所述的透镜组件相对于该轴心处的LED芯片设置一个透镜,该透镜与其他透镜的度数相同或者不相同。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在透镜组件上设置了多组具有不同度数的透镜,使用时,旋转透镜组件,使不同度数的透镜与LED灯的LED芯片相对,即可实现调焦功能。这种结构相对于改变芯片与透镜距离的调焦方式不存在光损,可以保证照射效果,又可以实现多种焦距的调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无调焦的LED灯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调焦至20度);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调焦至20度);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调焦至40度);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调焦至40度);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调焦至20度);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调焦至20度);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调焦至40度);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调焦至40度);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调焦至60度);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调焦至60度);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位于20度);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位于20度);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调焦动作示意图一(主视);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调焦动作示意图一(剖视);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调焦动作示意图二(主视);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调焦动作示意图二(剖视);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调节到40度时的主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调节到40度时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2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去死皮膏
- 下一篇:一种多效蒸发脱盐装置及脱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