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OI的TSV立体集成互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907.X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单光宝;孙有民;刘松;蔚婷婷;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oi tsv 立体 集成 互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TSV立体集成互连结构均在单晶硅晶圆上实现,多采用KOH各向异性腐蚀形成的“倒梯”型结构或基于ICP干法刻蚀的“I”字型结构(参见图1)。采用上述互连结构存在的主要缺点有:
(1)上述互联结构均在单晶硅晶圆上实现,刻蚀材料均为硅,无法满足SOI结构Si/SiO2/Si材质刻蚀。
(2)在KOH各向异性腐蚀中由于(111)晶面和(100)晶面固有夹角的存在,所以TSV通孔开口会随着腐蚀深度变大而增大,使该类“倒梯”型结构TSV通孔占用面积过大,经济型差,而且该工艺使用KOH作为附属液容易引入K+污染,会对CMOS工艺线造成K+污染。
(3)“Via First Approach Optimisation for Through Silicon Via Applications(ECTC2009.59th)”文献中写道:由于SOI结构中存在埋氧介质层,所以在Si与埋氧层界面处易形成电荷积累,在Si/SiO2界面处,离子方向会发生偏转向侧壁内侵蚀,形成“Notching”结构(参见图2)。由于“Notching”结构的存在,若采用上述互连结构,通孔侧壁后续绝缘、阻挡层/种子层制作、通孔金属化将很难进行,而且会造成漏电增加、耐压降低,影响SOI立体集成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现有TSV互连结构无法满足SOI工艺多材质刻蚀、高互连密度,并影响侧壁绝缘特性及器件性能且经济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可用于SOI工艺的TSV立体集成互连结构,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基于SOI的工艺器件立体集成,满足辐射加固器件、高压/低漏电器件TSV立体集成的工艺需求,而且降低了“Notching”效应对后续侧壁绝缘工艺的影响,提升击穿电压,增加基于SOI的TSV立体集成器件可靠性,节约芯片面积,降低了开发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SOI的TSV立体集成互连结构,包括阻挡层、侧壁绝缘层和导电填充物,以铜柱为导电填充物,在铜柱外壁依次包覆了阻挡层和侧壁绝缘层,铜柱纵向贯穿了SOI顶层硅、埋氧层和衬底硅,构成TSV通孔,埋氧层上方的TSV通孔直径为W1,埋氧层下方的TSV通孔直径W2,上、下TSV孔同轴,且W1>W2,W1和W2的差值为3μm~6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SOI的TSV立体集成互连结构可以制作出高密度、高深宽比的TSV通孔互连。与传统互连均在单晶硅晶圆上相比,该结构侧壁绝缘层、阻挡层、铜柱纵向贯穿了SOI顶层硅、埋氧层和衬底硅,实现Si/SiO2/Si多材质刻蚀,满足SOI工艺器件立体集成,辐射加固器件、高压/低漏电器件TSV立体集成的工艺需求。
与KOH湿法腐蚀相比,由于不存在各向异性腐蚀中(111)晶面和(100)晶面固有夹角,通孔开口不会随着刻蚀深度增加而变大,所以本发明提出的结构比KOH湿法腐蚀的“倒梯”型结构更加节省芯片面积,在通孔深度(50μm~100μm)相同的情况下,可节省芯片面积94%~97%,更具有经济效益。
由于互连结构呈“T”字型,即埋氧层上方通孔直径W1大于埋氧层下方通孔直径W2,所以在埋氧层窗口水平方向上会留有刻蚀余量W3与W4(参见图3)。在刻蚀埋氧层及其下方通孔时,即使发生横向向内侵蚀的情况,由于横向刻蚀余量的存在,所以顶层硅/埋氧层/硅基底界面处的“Notching”结构也不会向内凹陷过大。由此可将顶层硅/埋氧层/硅基底界面向侧壁内刻蚀的尺寸减小到数微米,有效解决传统SOI TSV互连结构刻蚀产生的“Notching”结构对后续侧壁绝缘、阻挡层/种子层工艺的影响,降低了后续的工艺难度,提升击穿电压,增加了基于SOI的TSV立体集成器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单晶硅晶圆传统的TSV互联结构,
其中,(a)为“I”字型结构,(b)为“倒梯”型结构示意图;
1-单晶硅衬底,2-侧壁SiO2绝缘层,3-阻挡层Ta/TaN,4-导电填充物Cu;
图2是传统TSV“I”型互连结构在SOI工艺制作中,埋氧层界面形成的“Notching”结构示意图;
其中,1-Si基底,2-顶层硅,3-埋氧层,“Notching”结构;
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T”字型TSV互连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元件以及连接装置
- 下一篇:多场风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