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毁式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462.5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雪花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17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是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背景技术
当前,注射器是最常用,也是使用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之一。近年来为了控制医源性传染病,避免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已普遍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但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均存在着使用后保持完好仍可重复使用及没有安全装置,注射后针头外露等缺陷,一方面易受不法分子利用,将已使用过以后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不经消毒而重复使用,此极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注射后的针头仍滞留在外,相对于针头的尖锐程度来说,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带来不便,同时因不慎而扎伤医护人员的事情也经常发生,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交叉感染。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自毁式注射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安全自毁注射器所设计的使用方法,均不能在注射完成前将芯杆前的活塞顶端推至针筒刻度之零位线位置。因为,一旦推到底达零位线时,就会启动该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自毁装置,使得医材在尚未使用前即锁死,从而造成无端的浪费。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855435Y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它包含一注射筒、一安装在该注射筒上的针头单元及一可推移地插设在该注射筒中的柱塞单元。该柱塞单元具有一杆件及一嵌套在该杆件上的活塞,且该杆件相对于该活塞位于一正常注射位置时,第一盘部与该活塞底壁之间产生一位差,当该杆件相对于该活塞位于一压制位置时,该位差消失,且该杆件的榫头可与该针头单元嵌结。借该柱塞单元回拉,可带动该针头单元缩入注射筒内部,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它虽然也可以在到达零位线时不至于自毁,但当其注射行为完成,要执行自毁动作时,活塞在往前推挤时,此时针座内部前端多余的药液便会被挤出,造成药液的污染。
现有的其它注射器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毁方便的自毁式注射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注射杆、橡胶塞和针头座,所述的橡胶塞固连在注射杆前部,上述针头座连接在所述注射筒的前端内侧,所述注射杆的前部具有穿过橡胶塞并且伸出橡胶塞的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座包括呈圆筒状的座体一和座体二,上述座体一上部用于安装针头,上述座体二轴向固连在座体一下部,所述座体二与注射筒前端内侧之间具有能使两者轴向固连的卡合结构,所述座体一与注射筒前端内侧周向固定,所述座体二内侧具有能与杆头周向固定的定位部,当杆头位于定位部时杆头能带动座体二转动使上述的卡合结构脱离,当所述杆头越过定位部后能卡接在座体二上。
本自毁式注射器正常使用过程中橡胶塞可以打到底部,这样不会有药液残留在注射筒内。
需要自毁时,转动杆头即可,由于注射器打到底部时杆头越过定位部,回拉使杆头位于定位部时转动注射杆带动座体二相对于注射筒转动。显然,转动后卡合结构脱离,使得座体二能相对于注射筒上下移动。继续推进注射杆,杆头越过定位部后卡接在座体二上。此时,下拉注射杆,就能将整个针头座拉入注射筒中,实现自毁。
在上述的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座体二上部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部,所述座体一下部具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槽,上述连接部位于连接槽内。
显然,连接部嵌于连接槽内,这样的结构使座体二能相对于座体一转动,并且两者能实现轴向固定。
在上述的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注射筒内侧凸出的凸头和座体二外侧沿其周向凹入的卡槽,上述的凸头能嵌入卡槽内。
当凸头嵌入卡槽内时座体二就不能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凸头和卡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凸头对称的分布于注射筒内侧,上述的卡槽对称的分布于座体二外侧。
这样的结构使得座体二与注射筒轴向固定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注射筒内侧具有若干凸出的凸条一,所述座体一外侧具有若干凸出的凸条二,上述凸条二位于相邻两凸条一之间且凸条二的宽度与两凸条一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凸条一嵌于相邻两凸条二之间就能使两者周向固定。上述的间距尺寸使得两者周向固定后不会松动。
在上述的自毁式注射器中,所述凸条一朝向注射筒前端处具有呈尖角状的导向部一,所述凸条二朝向座体二处具有呈尖角状的导向部二。
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导向部一、导向部二,凸条一能顺畅的嵌入相邻的两凸条二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雪花,未经徐雪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