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225.9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斌;张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2 | 分类号: | F27D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王锋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沉降 冷却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节能降耗等特点的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电炉沉降室顶水冷板(如下简称水冷板)一般为管式水冷板100,参阅图1-图3,其通常具有以下缺陷:
(1)检修空间一般仅为500mm,其一侧系电炉设备及钢筋混凝土平台,另一侧系除尘及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更换尺寸约12.6×8.5m的常规水冷板操作极为不便,无法吊进吊出更换;
(2)管式水冷板冷却效果显著,但带走的热量多,热损失大,尤其是对第四孔的烟气余热回收会产生负面影响;
(3)管式水冷板易漏水,且漏水后会使除尘布袋易结块、透气性差,严重影响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其具有显著节能降耗效果,对于解决现有水冷板经常漏水、热损失大、除尘布袋结块、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包括:沉降室顶水冷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沉降室顶水冷板底面上的复数个铆固件,所述铆固件之间通过菱形钢板网固定连接成整体,同时,所述铆固件和菱形钢板网上覆设有隔热涂层。
该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沉降室顶水冷板底面上固定连接复数个铆固件,再以菱形钢板网将该复数个铆固件固定连接成整体,而后,在所述铆固件和菱形钢板网上覆设隔热涂层。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铆固件采用V型铆固件,其被焊接固定在沉降室顶水冷板底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铆固件与菱形钢板网焊接固定形成整体。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菱形钢板网的厚度在6mm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隔热涂层的厚度在50mm以上。
进一步的,该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中,在于沉降室顶水冷板底面上固定连接复数个铆固件之前,还进行了关闭沉降室顶水冷板各阀门和断开沉降室顶水冷板各进回水管道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可以消除现有管式水冷板易于漏水的问题,并可减少热损失,改善余热回收效果,例如,对于习见的电炉,每小时可多回收蒸汽5吨;
(2)可以消除除尘布袋结块的问题,改善除尘效果,保护环境;
(3)可以减少设备维修费用,比如,可以节省水冷板的制作、更换费用逾20万元/年。
总之,本发明的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与常规电炉炼钢相比,吨钢冶炼成本有显著的降低,且更为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电炉沉降室顶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电炉沉降室顶水冷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传统电炉沉降室顶水冷板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管式水冷板100、水冷管101、沉降室顶水冷板200、钢结构框架201、不锈钢板202、菱形钢板网203、V型铆固件204、隔热涂层205。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系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其涉及的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包括沉降室顶水冷板200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沉降室顶水冷板底面上的复数个铆固件,所述铆固件之间通过菱形钢板网203固定连接成整体,同时,所述铆固件和菱形钢板网上覆设有隔热涂层205。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铆固件采用V型铆固件204,其被焊接固定在沉降室顶水冷板底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铆固件与菱形钢板网焊接固定形成整体。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菱形钢板网的厚度在6mm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隔热涂层的厚度在50mm以上。
作为可选择施行的方案之一,该电炉沉降室顶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关闭沉降室顶水冷板各阀门,并断开水冷板各组进回水管道。
2、在沉降室顶水冷板的底面焊接“V”型铆固件,用6mm的菱形钢板网将铆固件焊接起来,联接成整体。
3、用喷涂料将铆固件、菱形钢板网喷涂,喷涂厚度为50mm,达到隔热保温作用。
其中,喷涂的施工流程可以包括:
1)基底预喷:基层表面清洁后,应使用已配好的喷涂粘接剂对基面预喷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带运输机断带纠偏调整装置
- 下一篇:杀菌釜进出料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