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 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138.3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7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成;张礼华;肖志林;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2 | 分类号: | B65D19/32;B65D19/3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 盘 | ||
1.一种托盘,包括吹制获得的并且由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盘瓣(11、12)彼此结合为一体而构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托盘本体(1),在该托盘本体(1)的侧部构成有自托盘本体(1)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并且彼此间隔的一对铲臂插入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臂插入腔(13)的腔口(131)的腔口表面(1311)是与所述托盘本体(1)的侧表面平齐的,并且在托盘本体(1)上围绕所述腔口(131)的四周构成有用于增强腔口(131)部位的强度的增强壁(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的表面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腔口(131)的一侧长度方向的位置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一齿状增强凸缘(111),而在所述第二盘瓣(12)的表面并且在对应于腔口(131)的另一侧长度方向的部位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二齿状增强凸缘(121),第一、第二齿状增强凸缘(111、121)彼此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的四周侧面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突起于第一盘瓣(11)的侧表面的第一纵向增强凸缘(112),而在所述第二盘瓣(12)的四周侧面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纵向增强凸缘(1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第一纵向增强凸缘(112)相等的突起于第二盘瓣(12)的侧表面的第二纵向增强凸缘(122),第一、第二纵向增强凸缘(112、122)彼此结合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铲臂插入腔(13)的两端的位置各构成一对第一大承重凹台(113),每一对第一大承重凹台(113)之间由第一大承重凹台加强筋(1131)连接;在第一盘瓣(11)的两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以成对配置的方式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小承重凹台(114),每一对第一小承重凹台(114)之间由第一小承重凹台加强筋(1141)连接;在第一盘瓣(11)上并且位于第一盘瓣(11)的中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二小承重凹台(115),各第二小承重凹台(115)的两侧延伸有第二小承重凹台加强筋(1151),其中,第一、第二小承重凹台加强筋(1141、1151)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在第一盘瓣(11)上并且位于第一盘瓣(11)的中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一辅助加强筋(116),第一辅助加强筋(116)与所述的第二小承重凹台(115)相对应,并且与第二小承重凹台(115)之间形成一隔一的分布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的四个角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齿状增强凸缘(111)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一腔口辅助加强筋(1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盘瓣(1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铲臂插入腔(13)的两端的位置各构成一对第二大承重凹台(123),每一对第二大承重凹台(123)之间由第二大承重凹台加强筋(1231)连接;在第二盘瓣(12)的两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以成对配置的方式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三小承重凹台(124),每一对第三小承重凹台(124)之间由第三小承重凹台加强筋(1241)连接;在第二盘瓣(12)上并且位于第二盘瓣(12)的中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四小承重凹台(125),各第四小承重凹台(125)的两侧延伸有第四小承重凹台加强筋(1251),其中,第三、第四小承重凹台加强筋(1241、1251)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在第二盘瓣(12)上并且位于第二盘瓣(12)的中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二辅助加强筋(126),第二辅助加强筋(126)与所述的第四小承重凹台(125)相对应,并且与第四小承重凹台(125)之间形成一隔一的分布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盘瓣(12)的四个角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齿状增强凸缘(121)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第二腔口辅助加强筋(1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上构成有一个或复数个第一标签设置凹腔(118);而在所述的第二盘瓣(12)上构成有一个或复数个第二标签设置凹腔(1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1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终端的摄像头模块
- 下一篇:一种超宽带消色差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