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结皮预制件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0688.3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良;陈东磊;钱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国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结皮 预制件 生产 方法 | ||
1.抗结皮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矾土50~75%、碳化硅10~15%、高铝细粉1~5%、碳化硅质细粉5~7%、氧化锆细粉1~3%、石墨细粉1~3%、氧化铝细粉5~8%、硅微粉1~3%、防氧化剂1~5%、结合剂0~0.5%、减水剂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矾土60%、碳化硅14%、高铝细粉3%、碳化硅质细粉5.5%、氧化锆细粉3%、石墨细粉3%、氧化铝细粉5%、硅微粉3%、防氧化剂3%、结合剂0.3%、减水剂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矾土70%、碳化硅12%、高铝细粉1.8%、碳化硅质细粉7%、氧化锆细粉1%、石墨细粉1%、氧化铝细粉5%、硅微粉1%、防氧化剂1%、结合剂0.1%、减水剂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矾土50%、碳化硅15%、高铝细粉5%、碳化硅质细粉7%、氧化锆细粉3%、石墨细粉3%、氧化铝细粉8%、硅微粉3%、防氧化剂5%、结合剂0.5%、减水剂0.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铝细粉的粒度为180目,所述碳化硅质细粉的粒度为280目,所述石墨细粉的粒度为0-0.5μm,所述氧化铝细粉的粒度为0-2μm,所述硅微粉的粒度为0-0.4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氧化剂为金属硅,所述结合剂为水泥,所述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
7.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a:将原材料通过搅拌,搅拌时间≥5min,搅拌过程中加入原材料总重量5~7%的水,搅拌完毕后进行捆料,捆料时间≥3H;
b:采用630吨的摩擦压力机对步骤a中捆料产品进行压制成型,压制时间约1分钟;
c:通过烘烤设备对步骤b中压制成型的产品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0.5H,烘烤温度为80-100℃;
d:将步骤c中烘烤完毕的产品放入高温窑中进行结晶煅烧,烧结总时间≥72H,其中小火烧制30~40H,每小时升温20~25℃,再保温6H,中火烧制16~20H,每小时升温25~30℃,再保温4H,大火烧制12~20H,每小时升温30~35℃,保温4H;
e:将步骤d中高温烧结后的产品通过风机冷却的方式使产品逐步冷却至室温,等待卸窑;冷却时间为12~24H;
f:通过步骤e后出窑的同时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无外观不良品流入下道工艺程序,出窑之后进行一次成本抽检;
g:将步骤f检验合格品进行外观包装,进入产品待发程序。
8.如权利要求书7所述的抗结皮预制件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烧结总时间为72H,其中小火烧制30H,每小时升温20℃,再保温6H,中火烧制16H,每小时升温25℃,再保温4H,大火烧制12H,每小时升温30℃,保温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国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国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6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