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0657.8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天元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F27D17/00;F28D15/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305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煤气 余热 利用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方法和设备,属于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工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余热利用技术,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也是其中之一,然而,背景技术中,自焦炭企业使用碳化室法烧制焦炭以来,上升管内高温焦炉荒煤气的余热就一直未能有效利用,只能用循环氨水降温把热量白白浪费。有人将荒煤气与夹套内的工艺介质水换热,但是出现换热面粘结焦油、絮状物堵塞问题,换热面损坏后,夹套内工艺介质水漏进碳化室影响焦炭生产。近年来,采用热管技术和导热油技术进行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都不能长周期稳定运行,主要原因是:这些背景技术都没有克服焦炉煤气换热的困难,当换热系统其它部分故障停止工作时,碳化室法,一炉焦没有生产完,是不能在中途短时间内停炉的,所以出现热管爆管、导热油过热结焦等问题。这些现状在2010年9月14日《中国冶金报》中所刊登的一篇由丰恒夫撰写的“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任重道远”文章中作了详细的说明,该文共包括三部分的内容:一是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的必要性;二是我国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进程;三是加快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的研发。该文在第二部分内容的结尾自然段强调指出:“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在我国近30年的研究历程,其材料、结构不能满足现场工况要求,效率低寿命短,关键技术没有突破,至今尚无成熟、可靠、稳定的大工业化应用实例。”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120069079.5,名称为“双层传热式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装置”,导热介质是固体导热块,存在问题是:不便充装和泄放,有缝隙导热差,无缝隙热应力挤压变形;如为固相粉末空间受热膨胀时下沉,遇冷不能完全返回,久而久之,上面出现空隙,下面出现挤压变形,导致破裂,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方法和设备,导热介质便于充装泄放,根据换热状况选择导热介质使换热面不腐蚀、粘结焦油或絮状物堵塞,受热面损坏,也不向碳化室内漏工艺介质(水),延长使用寿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方法,在中间筒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筒和外筒,内筒与中间筒之间构成内夹套,外筒与中间筒之间构成外夹套,内夹套和外夹套共用一个中间筒体,内夹套的轴向高度大于外夹套的轴向高度,即由内向外看内夹套完全遮挡外夹套;内夹套充满导热介质,外夹套充满工艺介质,高温荒煤气直接与内夹套换热,热量通过内夹套的导热介质再换给外夹套里的工艺介质。
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利用设备,包含中间筒、内筒和外筒,中间筒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筒和外筒,内筒与中间筒之间构成内夹套,外筒与中间筒之间构成外夹套,内夹套和外夹套共用一个中间筒体,内夹套的轴向高度大于外夹套的轴向高度,内夹套完全遮挡外夹套;内夹套充满导热介质,外夹套充满工艺介质,高温荒煤气直接与内夹套换热,热量通过内夹套的导热介质再换给外夹套里的工艺介质;所述的工艺介质为液体或气体,所述的导热介质为气相或液相材料。
所述的工艺介质为液体或气体,例如:水或水蒸气、氮气等;所述的导热介质为气相或液相材料,例如:导热油或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所述中间筒的上端和下端设有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与上升管桥管阀体、上升管底座相联;内夹套和外夹套为封闭腔体结构,內夹套腔体设有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外夹套腔体设有工艺介质进口和工艺介质出口。
工作时高温的焦炉荒煤气流进上升管的内筒内,边向上流动,边与内夹套腔体内的导热介质换热,最后流出内筒,吸收荒煤气余热的导热介质将热量经中间筒传给外夹套里的工艺介质,由入口流入外夹套的工艺介质吸热后由出口流出,去下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天元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天元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可收放骨架式光电复合海缆
- 下一篇:室内铠装光电复合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