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胺基硼磷酸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0454.9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娄桂艳;赵清;赵笑仪;李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C10M139/00;C10N30/06;C10N30/12;C10N40/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胺基 磷酸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胺基硼磷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与防锈是金属加工液的重要性能,也是各国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油品价格的不断上扬,全合成和半合成润滑油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在金属加工方面水基切削液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润滑和防锈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解决全合成、半合成润滑油及水基金属加工液的润滑性和防锈性,国内外的科研者在开发防锈剂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由于受健康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影响,亚硝酸盐、磺酸盐和烯基丁二酸类防锈剂在使用方面受到了限制,自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研制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多功能防锈剂的开发方面,如Mobil公司的Horodysky等人在US4522734中提到的1,2-环氧十六烷基硼酸酯,它是由1,2-环氧十六烷水解后再与硼酸反应的产物,该硼酸酯具有优良的减摩性,但该类硼酸酯除B外,不含其它的活性元素,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其典型的结构式为(1);为了提高硼酸酯的抗磨性能,更有效的利用硼元素的耐热、耐磨、抑菌等特性,继US4522734之后Mobil公司的Horodysky等人在其专利US4557844中又合成了一种含磷酸酯氨盐结构的硼酸酯,这种硼酸酯除具有减摩抗磨性能外,还具有抗氧和抑制铜合金腐蚀等多种功效,几乎可以用在任何润滑油中,其典型的结构式为(2);Lubrizol公司的Schwind等人在US228818中也介绍了一种硫-磷-硼型硼酸酯,该硼酸酯
因还有活性元素S和P除具有减摩、抗磨性外,还具有极好的极压性,可广泛用做油基或水基金属加工液的润滑添加剂,其典型的结构式为(3);1994年国内的姚俊兵等人,利用硼元素的化学活性合成了一种N-S-B型添加剂,该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也很好,其结构式为(4);时至今日,含N硼酸酯是研究最多
的有机硼化物之一,由于N原子带有孤电子对能与缺电子的B原子形成各种配位键,从而使硼酸酯的抗水解能力增强,如Mobil公司的John P.Doner等人在US4743386中报道的胺基硼酸酯,它是由酚、醛、胺通过曼尼希反应先合成碱性物,然后再与硼酸进行酯化反应而获得的产物,其结构式为(5)。
上述各种含B添加剂除式(5)外,其它各分子中的B原子均以B-O键的结构结合在分子上,这种结构在水存在的环境中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B-O键极易断裂发生水解,无法实现产品性能的设计要求。专利US4743386利用曼尼希反应在分子中形成了B-N键结构,该B-N键抗水解能力比B-O键强,其产品作为减摩剂可用在全合成、半合成和水基金属加工液中,但该产品分子中仅含有N和B两种活性元素功能性不强,无法满足水基金属加工液的润滑与防锈要求。因此,开发一种抗水解能力强,又具有润滑、防锈、极压、抑菌等功效的多功能含硼化合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有机硼酸酯的不足,提供一种胺基硼磷酸酯,该胺基硼磷酸酯分子中不仅有B-N键结构,还含有N、P和B等活性元素,具有极好的减摩、抗氧、防锈和润滑性,抗水解能力强,加入水基金属加工液中可以提高加工液的润滑性和防锈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加工液的极压性和使用寿命。是一种很好的水溶性多功能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种胺基硼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胺基硼磷酸酯,其中各组分按摩尔比计为:
有机胺∶亚磷酸二丁酯∶甲醛∶硼化剂=1∶2~3∶2~3∶1。
所述的有机胺为乙二胺或二乙烯三胺。
所述的硼化剂为硼酸。
一种胺基硼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分两步进行:
a.按照原料的摩尔比:有机胺∶亚磷酸二丁酯∶甲醛∶硼化剂=1∶2~3∶2~3∶1,将亚磷酸二丁酯和甲醛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在搅拌下将有机胺全部滴加到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内温度≤30℃,待釜内温度不再上升时继续搅拌1~2h;
b.将配方量的硼化剂加入步骤a的反应釜中,开启分水装置,加热升温到110~130℃回流反应3~5h,待分水器中水的液面不再增加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铅低毒环保PVC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