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画质的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0303.3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磊;邱勇;黄秀颀;张婷婷;高孝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画质 驱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画质改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在高帧频,尤其是3D显示下的画质改善问题。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是主动发光器件。相比现在的主流平板显示技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OLED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体积更薄等优点,有望成为继LCD之后的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驱动电路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P型TFT像素结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从接口连接器(Interface Connector)进来的信号有电源VDD、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VDD经过DC-DC转换器(Converter),降压为DVDD,提供给源极驱动电路(Source IC)、栅极驱动电路(GATE IC)和时序控制器(T-CON)供电;升压为AVDD,给伽玛(Gamma)电路和Source IC供电。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进入T-CON后,T-CON产生控制时序,把数据传送到Source IC上。然后Gate IC响应于T-CON提供的STVP(帧扫描起始信号)、CPV(行扫描频率信号),打开每行的开关TFT M2,Source IC响应于T-CON提供的STH、LOAD等控制信号,把从T-CON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配合STV、CPV等信号把模拟电压加载到AMOLED面板的存储电容C里,根据此电位值高低,控制TFT M1的导通程度,达到控制OLED亮度、显示不同灰阶的目的。
随着面板尺寸的增大,栅极线(Gate line)的传输阻抗越大,寄生电容越大,RC延迟越大,如表1,相同的,数据线(Data line)的传输阻抗越大,寄生电容越大,RC延迟越大,如表2。
表1
表2
Gate线和Date线上的延迟时间,导致了像素充电时间缩短,尤其在高帧频工作条件下,尤其是3D显示条件下,充电时间更短,导致画面显示不均匀,即Mura。
以1360*768(Total为1792*795)的面板为例,工作特性如下:
由于Gate线和Date线上同时存在延迟效应,导致连续两行Gate线交错,导致图2a所示的Mura不良现象。原因解析如图3a,3b,3c所示,图3a,3b,3c分别为面板中Gate和data传输延迟路径示意图、相同数据线上的近端与远端示意图、由于Gate延迟引起的两行交错示意图。
因为Gate线和Date线上同时存在延迟效应,导致连续两行Gate线交错,导致data线传输错行,以致画面显示不良。所以目前使用OE(Output enable)信号控制G1,G2,...Gn的扫描脉冲宽度,使前一行Gate扫描线提前关闭,后一行Gate线推迟打开,防止数据线传输错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