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组合物、滤色器及显示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70049.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英司;江幡敏;吉泽英徹;山口紫;伊藤淳史;川部泰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32 | 分类号: | G03F7/032;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左嘉勋;顾晋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组合 滤色器 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组合物、滤色器及显示元件,更详细而言,涉及在形成对用于透射型或反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元件、固体摄像元件、有机EL显示元件、电子纸等的滤色器有用的着色层中使用的着色组合物,具备使用该着色组合物而形成的着色层的滤色器,以及具备该滤色器的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在使用着色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制造滤色器时,已知有以下方法:在基板上,涂布着色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并干燥后,按需要的图案形状对干燥涂膜照射放射线(以下,称为“曝光”),并进行显影,由此得到各色的像素(专利文献1~2)。另外,也已知利用分散有炭黑的光聚合性组合物形成黑矩阵的方法(专利文献3)。另外,也已知使用颜料分散型的着色树脂组合物通过喷墨方式而得到各色的像素的方法(专利文献4)。
近年来强烈需要液晶显示元件的高对比度化、固体摄像元件的高精细化,为了实现这些,研究了应用染料、色淀颜料作为着色剂。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使用呫吨系酸性染料,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使用色淀颜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4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532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35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10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254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66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使用含有染料、色淀颜料的以往的着色组合物,则存在像素的耐溶剂性明显较差的问题。因此,强烈要求开发出能够形成耐溶剂性良好的滤色器的着色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使用染料或者色淀颜料作为着色剂时能够形成具有良好耐溶剂性的着色层的着色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备由上述着色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层的滤色器、以及具备该滤色器的显示元件。
鉴于所述实情,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着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成分(A)、(B)、(C)以及(D),
(A)含有选自染料和色淀颜料中的至少1种的着色剂、
(B)粘结剂树脂、
(C)具有2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以下,也称为“交联剂”)、以及
(D)下述式(1)表示的光聚合引发剂。
〔在式(1)中,R1和R4相互独立地表示碳1~12的烷基、碳原子数为4~20的脂环式烃基或者苯基(其中,上述苯基具有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取代),R2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二基,R3表示碳原子数为4~20的环烷基、苯基或者萘基,R5表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菲基、9-芴基、2-呋喃基或者2-噻吩基(其中,这些基团具有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取代)。〕
另外,本发明提供具备使用该着色组合物而形成的着色层的滤色器、及具备该滤色器的显示元件。在此,所谓“着色层”意思是用于滤色器的各色像素、黑矩阵、黑色隔离件等。
使用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能够形成耐溶剂性优异的着色层。因此,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能够极其适合用于制作以显示元件用滤色器、固体摄像元件的色分解用滤色器、有机EL显示元件用滤色器、电子纸用滤色器为代表的各种滤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着色组合物
以下,对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A)着色剂-
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含有选自染料和色淀颜料中的至少1种作为着色剂。
作为上述染料,可以举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非离子性染料等。
在此,在本发明中,所谓酸性染料意思是阴离子部为发色团的离子性染料。其中,形成分子内盐的离子性染料也包含在酸性染料中。
作为这样的酸性染料,例如可以举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校准超声波风速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污物真空抽排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