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0005.4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吉宏;王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源电子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B21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出入 导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扁线圈制造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上的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绝大多数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器、电容器,扬声器等,都是生产部门根据规定的标准和系列进行生产的成品供选用。而电感线圈只有一部分如阻流圈、低频阻流圈,振荡线圈和LG固定电感线圈等是按规定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的电感线圈是非标准件,往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制作。由于电感线圈的应用极为广泛,如LC滤波电路、调谐放大电路、振荡电路、均衡电路、去耦电路等等都会用到电感线圈,因此绕制合适的电感线圈十分重要。
扁平线圈电感即一种扁平式线圈的电感器,由一线圈部,所述线圈部两端延伸的接脚部,一由铁粉压铸而成的导磁座及盖体所构成;其中,线圈部为一扁平圈绕式导电线材,其两端接脚部朝与外部电路导接方向折弯,并在所述线圈部及接脚部的外表注有一绝缘包覆体,只外露一部分接脚部作为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接面,如此所述接脚部被预先定型而连同线圈部一起套置于导磁座中。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线圈折弯大都采用人工方式,治具移动也采用人工方式,同样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上的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能够有效并准确的输送移动治具进行折弯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应用于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上,包括:
输送带模组;
治具导轨,连接于所述输送带模组,治具通过所述输送带模组输送到所述治具导轨上,其中所述治具导轨设置有轨道吹气孔和进气孔用以带动治具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吹气孔和进气孔导通,所述轨道吹气孔对称设置于所述治具导轨上。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治具分料装置,连接于所述治具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气缸,线性滑轨,连接块,移栽气缸和气缸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模组包括输送带,输送带马达,输送带张紧装置和支撑座。
本发明提出的应用于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上的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通过进气孔和设置于治具导轨上的轨道吹气孔导通,通入气体后带动治具向前移动到指定折弯位置,能够有效并准确的输送移动治具进行折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治具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治具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3,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治具导轨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治具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电感扁线圈自动折弯装置上的自动出入料导轨装置,包括:输送带模组110;治具导轨111,连接于所述输送带模组110,治具通过所述输送带模组110输送到所述治具导轨111上,其中所述治具导轨111设置有轨道吹气孔20和进气孔10用以带动治具移动。
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轨道吹气孔20和进气孔10导通,所述轨道吹气孔20对称设置于所述治具导轨111上。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治具分料装置117,连接于所述治具导轨111,所述治具分料装置117包括分料气缸8,线性滑轨15,连接块16,移栽气缸17和气缸固定板18,此模组,安装在轨道上,轨道上有电木治具,分料气缸8顶出,顶到治具,移栽气缸17向前退推到指定位置,分料气缸8退位,移栽气缸17退位,完成自动送治具功能。
所述输送带模组110包括输送带114,输送带马达115,输送带张紧装置113和支撑座116。
本发明提出的治具导轨中间打孔,通气,利用气体推动治具向前移动从位置30移动到位置40进行折弯操作。本发明提出的动出入料导轨装置出料,进料方便快捷,操作自动化。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源电子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信源电子制品(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0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