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69758.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伟;孙迎春;王华;秦尔楠;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4/1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郭振兴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终端 漏电 提醒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业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移动改变生活的理念日益得到体现。短信提醒业务是指移动用户在终端关机、不可用等情况下遇到来电无法接通,在手机恢复正常通信后,能够获知来电提醒短信的一种业务。固定终端受限于接入方式、终端单一以及协议及组网架构,还不能像移动终端那样拥有各种增值业务应用和很好的用户体验。
固定终端由于位置固定且无法携带,当用户不在固定终端边上的时候,完全不清楚固定终端的来电情况,很有可能漏接重要的电话却不知道。当用户侧线路或设备故障,固定终端无法使用时,漏接重要电话对于公司的业务开展和沟通也会造成损失,从而影响用户的感知。因此,实现固定终端短信提醒功能,让用户了解固定终端来电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终端无法获取漏电提醒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能够在固定终端无人接听或不可用的情况下,由系统发送来电提醒至用户与固定终端绑定的移动终端上,从而实现短信提醒功能,延伸了固定终端业务范畴。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方法,适用于全业务网络,包括以下步骤:
主叫终端呼叫被叫固定终端;
判断所述被叫固定终端无人接听或者异常;
查询所述被叫固定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漏电提醒短信。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系统,主叫终端、IMS、漏电提醒装置、短信中心和移动终端,其中,
主叫终端用于呼叫被叫固定终端;
IMS用于判断被叫固定终端无人接听或者异常,并通知漏电提醒装置;
漏电提醒装置用于获取被叫固定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并将呼叫的信息形成漏电提醒短信发送给短信中心;
短信中心用于将漏电提醒短信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漏电提醒短信。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用户级语音交换机(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IPPBX),包括判断模块、查询模块和短信模块,其中,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被叫固定终端无人接听或者异常;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与被叫固定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号码;
短信模块将本次呼叫的信息以一条记录的方式发送给数据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排队机,包括配置模块、查询模块和短信模块,其中,
配置模块用于为IMS配置呼叫的号码;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本次呼叫的主叫终端和被叫固定终端号码查询被叫固定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
短信模块用于根据本次呼叫的信息生成短信记录,并发送给短信中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为被叫固定终端对应设置了移动终端,当被叫固定终端无人接听或不可用的情况下,由系统发送来电提醒至用户与固定终端绑定的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固定终端漏电短信提醒功能,延伸了固定终端业务范畴,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IPPBX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排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终端漏电提醒的系统,包括主叫终端、IMS、漏电提醒装置、短信中心和移动终端,其中主叫终端用于呼叫被叫固定终端;IMS用于判断被叫固定终端无人接听或者异常,并通知漏电提醒装置;漏电提醒装置用于获取被叫固定终端对应的移动终端,并将呼叫的信息形成漏电提醒短信发送给短信中心;短信中心用于将漏电提醒短信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漏电提醒短信。
漏电提醒装置可以采用两种实现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式双层大梁岸桥的集装箱装卸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床尾座攻丝深度预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