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结构以及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9489.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剑刚;丁亚军;刘耀;金利峰;胡晋;郑浩;李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70 | 分类号: | H04L12/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1408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网络 互连 组装 结构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无源中板实现全交叉网络互连的组装方法、以及采用无源中板实现的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在每个计算节点处理能力增强的同时,高性能计算机中的节点数也不断增加,节点间的网络连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高性能计算机节点间的网络连接,一种组装方法是采用插件-底板的方法,每1~4个计算节点安装在一块计算插件上,每2~4块计算插件再插在一块底板上,底板上放置网络交换芯片,计算插件间的连接通过连到底板实现。
另一种组装方法是通过线缆来实现更大规模的网络连接,每1~4个计算节点安装在一块计算主板上,计算主板再通过线缆连接到一台网络交换机上。
一方面,若采用背板-插件的组装方法来实现全交叉网络的连接,一般实现的全交叉的互连网络规模小,例如全交叉互连网络规模一般为4/8/16个节点,最大规模没见超过16个节点的。这种组装方法有着组装密度低和全交叉网络规模小的缺点。另一方面,若采用线缆的方法来扩大全交叉网络的规模,则又会带来线缆多和成本高的缺点。
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方式实现高性能计算机中大规模节点间的全交叉的网络连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方式实现高性能计算机中大规模节点间的全交叉的网络连接的采用无源中板实现全交叉网络互连的组装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结构,其包括:多个节点板、多个网络板以及无源中板;其中,所述多个节点板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网络板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二侧;而且,所述无源中板用作所述多个节点板与所述多个网络板之间的全交叉网络布线以及电源馈流路径,并且所述无源中板上不放置任何有源器件。
优选地,所述节点板用于安装计算单元,所述网络板用于安装网络交换芯片。
优选地,所述多个节点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网络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多个节点板和所述多个网络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无源中板实现了所述多个节点板上安装的所有计算节点与所述多个网络板上安装的所有网络交换芯片之间的全交叉网络布线以及电源馈流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方法,其包括:第一步骤:将多个节点板安装在无源中板的第一侧;第二步骤:将多个网络板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二侧;第三步骤:将所述无源中板用作所述多个节点板与所述多个网络板之间的全交叉网络布线以及电源馈流路径;并且,在所述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方法中,所述无源中板上不放置任何有源器件。
优选地,所述节点板用于安装计算单元,所述网络板用于安装网络交换芯片。
优选地,所述多个节点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网络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多个节点板和所述多个网络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无源中板实现了所述多个节点板上安装的所有计算节点与所述多个网络板上安装的所有网络交换芯片之间的全交叉网络布线以及电源馈流路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无源中板的三维组装方案,其能够以简单方式实现高性能计算机中大规模节点间的全交叉的网络连接。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组装的密度高,单块无源中板上可实现64个以上节点的网络连接;2.由于采取的是无线缆、紧耦合连接,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16个节点通过4个网络交换芯片实现16X16全交叉的网络拓扑结构。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无源中板实现全交叉网络互连的组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监控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