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防治控制桃流胶病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69152.X | 申请日: | 201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怀;王璠;朱炜;高磊;李果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N65/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防治 控制 流胶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田间防治控制桃流胶病的方法,适用于桃流胶病的田间防治。
背景技术
桃是中国最重要的落叶果树之一,据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桃栽培面积73万公顷,总产量1072万吨,均居世界第一。随着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桃流胶病是我国南方桃产区最为严重和顽固的病害之一。桃流胶病在我国桃产区普遍发生,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尤为严重,一般果园发病率40%以上,管理粗放和重茬的果园发病率达90%以上。然而,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涂抹保护剂对木本植物有涵养水分、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也是果树修剪后保护伤口的常用措施。前人报道桐油对防治多种果树的虫害和病害有效果,如柑橘、苹果、梨树的天牛和旋皮虫,苹果、梨腐烂病等。近年来,有桐油用于防治板栗膏药病的报道,防治效果达90%以上。迄今为止,经检索还发现一种桐油用于防治桃流胶病的报道。本发明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所在课题组也未公开发表涉及本发明内容的文章,本发明在国内外公众未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田间防治桃流胶病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防水性好,对环境无污染,用于桃流胶病田间防治控制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田间防治控制桃流胶病的方法,其步骤是:
(1)在成龄桃园中选取树体长势一致,且已产生流胶病症状、流胶点间易区分的桃树。用竹片或木片将流胶点处的树胶刮除,并用黄色油漆在刮胶点处下方1.5-2.5cm处划横线作为标记。
(2)树胶刮除并标记好后,对刮胶点采取5个处理。①涂抹多菌灵150倍液;②涂抹多菌灵150倍液,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涂抹桐油;③涂抹多菌灵150倍液,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涂抹清漆;④涂抹桐油;⑤涂抹清漆。对照处理为只刮胶不涂抹任何药剂。每个处理4-6棵树,每棵树不少于20个刮胶点。
(3)生长期(2010年8月31日)和休眠期(2010年1月26日)各进行一次刮胶并涂抹多菌灵和桐油、清漆(保护剂)试验,于下一个休眠期统计生长期和休眠期两个时期5种处理(①涂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倍液;②涂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倍液,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涂抹桐油;③涂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倍液,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涂抹清漆;④涂抹桐油;⑤涂抹清漆。对照处理为只刮胶不涂抹任何药剂)下刮胶点的再流胶情况,比较它们对田间桃流胶病的防治控制效果,发现冬季刮树胶涂抹桐油(刮胶点的再流胶率仅5.0%)作为最优处理,易于在生产中推广。
所述的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所述的清漆,又名凡立水,是由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在加上溶剂组成的涂料。由于涂料和涂膜都是透明的,因而也称透明涂料。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光滑薄膜,显出物面原有的纹理。
所述的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桃流胶病是我国南方桃产区(淮河以南地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直接导致树势衰退甚至死树、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栽培寿命缩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淮河以南地区桃种植面积31.3万公顷,占全国桃栽培总面积的45%,产量300万吨,占全国桃产量的32%。淮河以南地区的桃产业在全国桃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2009年对全国桃主产区52个主产县的问卷调查和2010年对全国桃主产区桃产业信息的320份问卷调查中,淮南地区果农最急待解决的问题即是桃流胶病防治问题。淮河以南地区70%~80%的桃树有流胶病,且流胶病可导致产量下降20%~30%,直接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桃流胶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生理性流胶,也有病原性流胶,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也缺乏抗流胶病的桃种质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定框的板材修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液压系统和切换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