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龋齿牙痛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68738.4 | 申请日: | 201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艳;李欣菡;李亮宽;李瑞杰;李瑞芳;孙英;于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彩艳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02;A61K33/06;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 地址: | 03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龋齿 牙痛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龋齿牙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龋齿(蛀牙)是一种极常见的口腔疾患,龋齿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一种破坏性疾病,是牙齿在肌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硬组织软化和有机溶解,使牙齿组织遭到破坏、缺损的疾病,龋齿不但破坏咀嚼器官,妨碍消化功能,而且还会并发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具体表现为:发病率高,不易修复,危害性大,严重的根部龋齿将导致牙齿脱落。对儿童来说,坏牙根不仅有碍于食物咀嚼,有碍于营养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使颌骨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严重龋齿可造成大部分牙齿缺失或全部缺失,加重了老年人的胃肠负担,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现有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药物水剂口含法、漱口法、冰片去火法;西药用麻醉剂点滴法、麻醉剂药棉球渗透法,严重病例用抗生素静脉点滴法,进行消炎、牙周清理法等手段,但效果都不甚明显,而且大都为西药,毒副作用大,容易复发。近年来,将中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龋齿的药理和机理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因此研制一种疗效确切、方便实用的防治龋齿并缓解牙痛的药物正在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防治龋齿的药物大都为西药,效果不明显、毒副作用大、易复发等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龋齿牙痛的药物。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龋齿牙痛的药物,制成有效成分的中药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组成为:蛇床子8~12%,麦冬8~12%、知母6~10%、栀子6~10 %、龙骨10~20%、石膏30~40%、细辛1~3%、陈皮8~12%。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最佳配方为,蛇床子11%、麦冬11%、知母8%、栀子8%、龙骨15%、石膏34%、细辛2%、陈皮11%。
将上述原料分别进行清杂、清洗、干燥、消毒后,可按照传统制药工艺制成各种剂型的口服药,比如片剂、分散剂、丸剂、软胶囊剂、颗粒剂、汤剂等剂型,这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
上述药物中,蛇床子,辛、苦,温,解毒杀虫 燥湿祛风,现代医学证明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及局部麻醉作用,麦冬,甘、微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咽白喉,同时现代医学证明其具有镇静作用;知母:苦、甘,寒,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有泻火除烦的作用,同时现代医学证明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及解热作用。栀子:苦、寒、无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具有清热除烦之功效。龙骨:甘涩,平,有镇惊安神,益阴潜阳,收敛固涩,生肌敛疮之功效。石膏:辛、甘,大寒,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主治热病灶,热不退,心烦神昏,口渴咽干,肺热喘急,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细辛:味辛、性温、小毒,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具有理气调中,芳香化湿的功效,同时现代医学证明其具有抗炎、抗溃疡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配方及配比是申请人根据中医理论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得到的,其中蛇床子、麦冬、龙骨具有镇静、麻醉作用,缓解牙痛,知母、栀子、石膏具有利湿润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细辛、陈皮通经活络、散瘀止痛,同时陈皮具有燥湿抗炎、抗溃疡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药物相辅相成,共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龋齿痛及牙周炎、牙龈炎等症的治疗,具有抗菌、消炎效果、缓解牙痛的效果,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同时携带服用方便,适合众多患者服用。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下列临床实验:
临床资料:于2010年至今临床观察50例患者,其中包括龋齿患者30例、牙周炎患者12例、牙龈炎8例。
治疗方法:将本发明所述的药物配方按照传统制药工艺制成胶囊,每次两粒,一天三次,7天为一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用药一个疗程,症状减轻,5天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显效:用药两个疗程以内症状减轻,5天内临床及大部分体征消失;
有效:用药两个疗程以内症状减轻,5天内临床及部分体征消失;
无效:用药两个疗程以内症状无明显减轻,体征无明显改善。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37例(74%),显效6例(12%),有效4例(4%),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
典型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彩艳,未经李彩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8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