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抗坏血酸在制备拮抗发形霞水母毒素细胞毒性效应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7305.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张黎明;肖良;王倩倩;王蓓蕾;常银龙;阮增良;尹慢慢;徐凤;郑杰民;柳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75 | 分类号: | A61K31/375;A61P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坏血酸 制备 拮抗 发形霞 水母 毒素 细胞 毒性 效应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L-抗坏血酸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发形霞水母蜇伤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地,L-抗坏血酸在制备拮抗发形霞水母毒素细胞毒性效应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母种类多,种间差异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水母一词是个泛称,不具严格的分类学意义,泛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是一类非常原始的海洋无脊椎浮游动物,分类学上隶属刺胞动物门(亦称腔肠动物门)。水母种类超过200种,在长达5~7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至少四个大类,即水螅纲(Hydrozoa)、十字水母纲(Staurozoa)、立方水母纲(Cubozoa)以及钵水母纲(Scyphozoa)。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致伤水母——钵水母纲的发形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属于大型水母,伞部直径100-850毫米,扁平呈圆盘状,外伞中央具许多刺胞。8个感觉器位于8个浅凹缘之间的底部,感觉棒梭形,其远端具一豆形平衡囊,没有眼点。下伞的纵辐位上,有8束排列U字形的触手,每束触手数目很多,通常较粗大的触手近于伞中,细小的靠近伞缘,下伞具辐肌束与环肌束。口腕发达,其长度超过伞半径。活体呈乳白色或褐色。在全世界各沿海海域均广泛分布。
水母蜇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海洋生物伤,近年来随着水母爆发性增长而不断增多,每年被水母蜇伤的患者数以十万计。水母蜇伤的中毒症状差异明显。以心血管系统毒性为例,不同水母蜇伤后会导致不同的心血管中毒症状,比如部分立方水母纲水母如Carybdea rastonii、Carukia barnesi等蜇伤后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加、血压升高,严重蜇伤者导致心衰、休克甚至死亡,而另一些立方水母纲水母Chironex fleckeri、Chiropsella bronzie、Chiropsalmus quadrigatus等则可以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亡等严重症状。而发形霞水母毒素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心动过缓等心血管毒性症状(参见文献Xiao L,Liu GS,Wang QQ,He Q,Liu SH,Li Y,Zhang J,Zhang LM:The lethality oftentacle-only extract from jellyfish Cyanea capillata i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cardiotoxicity in anaesthetized SD rats[J].Toxicon 2010,55(4):838-845.)。
水母毒素是一类结构新颖、毒性极强的肽类毒素,含有损伤心血管、神经和呼吸等系统功能的多种生物活性组分,其中细胞毒性组分被认为是水母毒素发挥毒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所报道的水母毒素都可产生细胞毒性效应。水母毒素的细胞毒性组分可以造成实验动物和人体广泛的非特异性损伤。如溶血反应、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以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与器质性损伤等(参见文献Xiao L,Liu S,He Q,et al.The acute toxicity and hemat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entacle-only extract from the jellyfish Cyanea capillata[J].Mar Drugs,2011,9:526-534;Xiao L,Zhang J,Wang Q,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 haemolytic studies of tentacle-only extract from jellyfish Cyanea capillata[J].Toxicol In Vitro,2010,24:1203-1207.)。除了非特异性的细胞毒性组分外,水母毒素中还存在着特异性作用于心脏等靶器官的毒性组分。当去除细胞毒性组分后,水母毒素导致的心脏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说明非特异性的细胞毒性组分与特异性的作用于特定脏器的毒性组分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共同造成了某些特定脏器的损伤(参见文献Xiao L,Wang B,Li Y,et al.Cardiovascular effect is independent of hemolytic toxicity of tentacle-only extract from the jellyfish Cyanea capillata[J].PloS one,2012,7:e43096.)。
总之,拮抗水母毒素中细胞毒性组分产生的非特异损伤效应是预防和治疗水母蜇伤中毒的重要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