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气脱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6485.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张剑锋;王键;杨云;管英富;宁勇建;姚中华;刘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32 | 分类号: | C10K1/32;C10L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脱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气脱碳领域,具体为采用一种脱碳装置来脱除焦炉气中CO、CO2和C2+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气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气体,其主要成分包括:以体积百分含量计,CH4:22~27%;N2:5~8%;CO:4~6%;CO2:3~5%;C2+:1~3%;余量为H2。2011年,中国副产的焦炉气约为1700亿Nm3,除部分用于焦炉自身加热外,约有800亿Nm3未能有效利用。若将焦炉气中的甲烷进行分离和提纯,可用以制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既可解决环保问题,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分离提纯焦炉气中的甲烷时,难点在于如何脱除焦炉气中的CO、CO2等杂质气体。CH4的沸点介于CO和CO2之间,故不适合使用精馏的方法脱除CO和CO2。CH4的分子动力学直径与CO、CO2相近,故也不适合使用膜分离的方法脱除CO和CO2。在常用的吸附剂上,CH4的吸附能力介于CO和CO2之间,故使用单一吸附剂,也难以一次性将CO和CO2脱除。若采用两段变压吸附法,分别脱除CO和CO2,不仅会使工艺流程变得复杂,而且甲烷收率也很低。
为解决脱除焦炉气中CO、CO2的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焦炉气甲烷化,在甲烷转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焦炉气中的CO、CO2与H2反应生成甲烷,以达到脱除焦炉气中CO、CO2的目的。在此领域,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已获两项授权专利,分别是“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备合成天然气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0556997C)和“一种利用焦炉气合成甲烷的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1391935B),均是采用甲烷化的方法脱除焦炉气中的CO和CO2。但该方法对焦炉气中CO+CO2的总浓度有要求,必须在4%以下,否则,需将反应后的混合气部分回流,以降低焦炉气中CO+CO2的总浓度;其次,该方法的操作温度为250℃~550℃,操作温度较高;再次,该方法需耗用Ni催化剂,增加了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仅使用变压吸附技术,且不需限定焦炉气中CO+CO2的总浓度、在常温下即可操作,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的焦炉气脱碳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焦炉气脱碳的方法,焦炉气经净化脱除苯、萘、重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杂质后,得到主要成分为H2、CH4、N2、CO、CO2、C2+(C2+是指碳原子数≥2的烃类物质,此处主要为C2H4和C2H6)的净化气。将此净化气通过装填有固体混合吸附剂的变压吸附脱碳装置, CO、CO2和C2+作为强吸附组分被吸附并滞留于吸附塔中,N2、CH4和H2作为弱吸附组分从吸附塔中流出,即为脱碳气,脱碳气中,CO的体积百分含量低于0.5%,CO2的体积百分含量低于0.5%,C2+的体积百分含量低于0.1%,CH4收率大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向标零位校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硅微谐振加速度计的惯性力放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