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式果蔬榨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6086.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英;陈小龙;王秀川;田国平;李海涛;魏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汇川盛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式果蔬 榨汁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加工范畴,涉及一种果蔬压榨设备,尤其是一种工业用大型榨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通用型水果榨汁机主要有带式榨汁机、筒式榨汁机和螺旋榨汁机。
带式榨汁机榨汁原理是:果浆被连续地喂入到两条张紧的环形网带之间,两网带夹带果浆绕过多个直径逐渐变小的压辊,依靠压辊上的外层带对果浆产生的压力将汁液榨出。带式榨汁机压榨过程连续;网带可宽达2.0m以上,生产能力很高;压榨时间较短,一般可在几十秒内完成;压榨料层薄,汁液透过距离短。但单靠滤带张紧产生的压榨压力较低,故出汁率不高;且压榨过程物料处于暴露状态,氧化、污染严重。
筒式榨汁机工作原理是:将果浆充入压榨缸内,液压系统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使果浆反复经历压榨—松散—压榨过程,榨出的汁液通过压榨缸内的柔性滤汁芯内的排汁通道排出。压榨完成后,打开缸盖,排出果渣。筒式榨汁机压榨力高,压榨过程长,出汁率高。但1小时左右的压榨过程中使压榨缸内的物料多次曝气,压榨后期汁液的氧化、污染程度较高。
螺旋榨汁机工作原理是:利用位于滤汁筒内的榨螺的旋转来向前输送果浆,同时果汁通过滤汁筒上的细孔排出。通过螺距、槽深和出口阻力调整,使滤汁筒内的果浆在输送和汁渣分离过程中压力逐渐提升,实现果汁的分离。螺旋榨汁机压榨时间短,且压榨腔内始终充满物料,汁液曝气、污染程度较低;但由于压榨室内单位体积的果浆所拥有的有效透过面积小,且果汁排出的路径长,故出汁率较低;受到滤筒和榨螺结构、强度限制,螺旋榨汁机生产能力不高。
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榨汁机在具有足够的压榨力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压榨时间短、出汁率高、曝气程度低、生产能力大的特点。目前已有的几种榨汁机尚不能同时兼有上述四种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果压榨设备的技术方案。通过采取降低汁液排出阻力、提高单位体积果浆所拥有的有效过滤面积、多组压滤单元密集并联作业、压榨过程中压榨室及集汁管路隔离空气等技术措施,使其同时具有压榨时间短、出汁率高、曝气程度低、生产能力大的特点。
本发明的核心是通过圆盘状薄层压滤单元的多层并联,组成层叠式果蔬榨汁机的分离系统。
实施结构方案及分离原理是,每个压滤单元由两片圆形集汁盘和夹于两片集汁盘之间的一个星形拨轮盘构成;两片集汁盘及拨轮盘同轴心布置,拨轮盘相对两集汁盘转动;集汁盘盘面上铺有冲孔滤网,滤网下面开有互通式导汁槽网。多个压滤单元同轴层叠后可组成一个并联运行的大面积薄层压滤分离系统。果浆由泵送入压滤单元两集汁盘之间容腔内,并呈薄层放射状向外运动,期间汁液透过集汁盘端面上的滤网进入导汁槽网汇集、排出,逐渐形成的果渣在泵及转动的拨轮盘拨叶的联合推动下,由集汁盘边缘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层叠式果蔬榨汁机由驱动电机(7)、联轴器(8)、上盖(2)、上密封轴承(5)、驱动轴(9)、压滤单元组(4)、下密封轴承(6)、底座(1)、锁紧导柱(3)组成。
驱动轴(9)一端设有定位轴肩(10),另一端为花键轴头(12);设有定位轴肩(10)的轴端开有果浆注入孔(11);开有果浆注入孔(11)的周面上开有多组沿轴向等间距分布、周向均布的出料口(13),各出料口(13)均与果浆注入孔(11)相通;驱动轴(9)外圆周上有多个轴向长键(14)。
集汁盘分为端面集汁盘(15)和中央集汁盘(16)两种。端面集汁盘体(19)的一侧盘面上开有互通式导汁槽网(20)和环形唇槽(31),外周面上开有排汁口(21)。排汁口(21)与导汁槽网(20)导通,冲有滤孔(22)的滤网(23)铺在开有互通式导汁槽网(20)的盘面上,环形唇槽(31)内镶有弹性环形唇圈(32)。中央集汁盘体(27)的两侧盘面上均开有导汁槽网(20)和环形唇槽(31),并在两侧盘面上铺有滤网(23)、镶有弹性环形唇圈(32),其余结构与端面集汁盘体(19)同。两种集汁盘体的外周设有数个定位耳(24),其上有定位孔(25)和定位阶(26)。拨轮盘(17)为由多条放射状的后倾拨叶(18)构成的星形结构,拨轮盘中孔(28)内设有轴向键槽(29)和进料口(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汇川盛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大学;汇川盛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6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净化二氧化碳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