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65883.7 | 申请日: | 201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毅;王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72/00 | 分类号: | H04W72/0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端到端 混合 网络 干扰 协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无线通信网络有两种结构,即集中式控制的蜂窝网络与分布式控制的Ad-hoc网络。在蜂窝网络中,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的通信必须要通过基站(BS,或者NB,eNB)的控制。在Ad-hoc网络中,UE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或者通过另一个UE进行中继。
在蜂窝网络中,即使两个终端设备相邻很近,也必须要通过基站之类的中心控制器来进行通信的控制,包括发射功率的控制以及使用的资源的分配。这样的集中式控制的系统带来的好处是便于资源管理以及干扰控制,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即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例如,即使两个UE相距很近,也要使用双倍的资源来进行通信。因此,为了提高频谱使用效率,获得更高的系统吞吐量,LTE-Advanced中已经提出了一种设备间直接通信的模式(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D2D)。这样,未来的通信网络将不再是单一模式的网络,而是集中式网络和分布式网络并存的混合式网络,如图1所示。在图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UE可以直接给另一个UE发送数据,也可以在基站的控制下与另一个UE通信,甚至可以同时与基站和其他UE进行通信。与单一模式的网络相比,这种混合网络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系统性能的增益。
但是,由于直通通信的终端(本发明中称为直通通信终端,英文缩写为D_UE,即D2D UE)与传统的通过基站转发进行通信的终端(本发明中称为基站转发通信终端,英文缩写为C_UE,即Cellular UE)复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因此存在着相互干扰的问题。这个干扰问题在下行(downlink,DL)和上行(uplink,UL)中都存在。图2和图3分别给出了下行和上行的干扰模式。
我们可以从图2和图3中看到,在下行干扰模式示意图中(图2中),存在两种干扰。首先C_UE是受害者,他们将被距离其较近且使用相同资源的D_UE所干扰;其次,D_UE会被基站所干扰。而在上行干扰模式示意图中(图3中),情况刚好相反,D_UE是被干扰者,他们将被距离其较近且使用相同资源的C_UE所干扰;另外,D_UE也会干扰基站。这两种情况的干扰一定要被抑制,否则不但不能带来直通通信的好处,相反会影响现有蜂窝系统的性能。
这个问题目前可以有两种直接的方法进行解决:
方法一:所有UE(D_UE和C_UE)的资源分配都服从基站的安排。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基站统一分配资源,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干扰。缺点在于由于所有通信都要由基站安排,因此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令负载会很大,通信延时会很大,这种情况在多小区的直通通信中会更明显,而且限制了终端直接通信的灵活性。
方法二:D_UE完全自主地进行资源分配。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终端设备的灵活性,但是由于完全不受基站控制,干扰抑制的过程将是非常困难的,方法也极可能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
发明人已经在之前的专利及论文中提出了一些解决DL及UL的干扰抑制方法,在本发明中,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D_UE进行信道测量,再利用基站发布的辅助信息,实现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中的下行和上行的干扰抑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用以解决混合网络中相同小区下行和上行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基站判断本小区是否含有直通通信,如果本小区含有直通通信,则执行步骤2;否则,结束;
步骤2:基站为直通通信分配公共控制信道和专用数据控制信道,并将这两个信道的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广播给本小区的所有用户;
步骤3:基站命令混合网络中的基站转发通信终端监听所述两个信道,当发现所述两个信道的信号功率大于设定阈值时,所述基站转发通信终端向基站上报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基站转发通信终端自身位置信息/基站转发通信终端自身ID和基站转发通信终端检测到的直通通信终端ID;
所述基站转发通信终端检测到的直通通信终端,在下行通信过程中,为干扰基站转发通信终端通信的直通通信终端;在上行通信过程中,为受基站转发通信终端干扰的直通通信终端;
步骤4:根据通信方式和系统类型确定差资源块并根据差资源块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方式包括上行通信方式和下行通信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