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压发酵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4086.7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由和;小林秀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御池铁工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8;C02F3/12;B01D53/84;B01D53/7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发酵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减压下对被处理物进行加热并使其发酵而进行干燥的减压发酵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或含有水分的垃圾等那样水分的含有率高的有机性的被处理物进行干燥的装置,已知有对被处理物在减压环境下加热并使其发酵而进行干燥的减压发酵干燥装置。在这种减压发酵干燥装置中,由于被处理物的臭气比较强,因此实施了各种脱臭对策。
申请人以往提出了一种实施了臭气对策的减压发酵干燥装置,如图9所示,具备:利用真空泵104使内部减压的处理室111;设置在处理室111的上部,使伴随着被处理物的干燥而产生的水蒸气冷凝的冷凝部115;对处理室111内的被处理物进行搅拌并进行加热的搅拌加热装置114;设置在处理室111的外侧的加热套管113;生成加热用蒸气的蒸气锅炉106;对冷凝部115的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冷却塔105(参照专利文献1)。
该减压发酵干燥装置101对于水分的含有率超过95%的剩余污泥等被处理物进行干燥,对于从投入口116投入到处理室111内的被处理物,在利用真空泵104减压的状态下,通过加热套管113和搅拌加热装置114进行加热并同时利用搅拌加热装置114搅拌而促进干燥。搅拌加热装置114在内部形成有蒸气通路的旋转轴114a上固定有沿着径向延伸的多个搅拌棒114b,在该搅拌棒114b的前端具有对被处理物进行搅拌并将其沿着与旋转轴114a平行的方向传送的传送叶片114c。旋转轴114a的两端由设置在形成处理室111的壳体112的壁上的轴承支承为转动自如。对旋转轴114a进行支承的轴承形成为能够使蒸气流通,从蒸气锅炉106向加热套管113供给的蒸气通过轴承而被导向搅拌加热装置114。处理室111中的干燥处理完成的被处理物从设置在壳体112的下部的排出口117排出。
冷却塔105在下部具有接受冷却水的水槽151,利用散水泵155汲取该水槽151的冷却水,从上部的散水喷嘴152朝向填充材料153喷射。在该冷却塔105中,通过对处理室111进行减压的真空泵104,引导冷凝部115的冷凝水和处理室111内的空气,而与在冷却塔105内流动的冷却水混合。向冷却塔105的填充材料153添加具有臭气的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在从散水喷嘴152喷射的冷却水流过填充材料153时,利用来自风扇154的风进行冷却,并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臭气。如此,利用冷却塔105,进行向冷凝部115供给的冷却水的冷却和从处理室111排出的冷凝水及空气的脱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105816号公報
然而,上述以往的减压发酵干燥装置将来自处理室111的冷凝水或空气向冷却塔105引导而与冷却水混合,因此进行脱臭的对象变得大量,存在脱臭的处理效率低这样的问题。而且,存在被导向冷却塔105的冷凝水或空气的臭气从冷却塔105向外部泄漏而向周围扩散的问题。而且,将来自处理室111的冷凝水或空气向冷却塔105引导的真空泵104由于冷凝水或空气中含有的腐蚀成分而存在容易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除去从被处理物产生的臭气,而且,能够防止臭气向周围扩散,此外,能够防止从被处理物产生的腐蚀成分引起的劣化的减压发酵干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减压发酵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干燥机,其具有处理室,该处理室被投入添加了微生物的有机性的被处理物;
加热部,其设置于上述干燥机而对被处理物进行加热;
搅拌部,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干燥机的处理室内,对被处理物进行搅拌;
冷凝部,其使从上述有机废弃物生成的水蒸气冷凝而生成冷凝水;
气液分离装置,其引导上述冷凝部的冷凝水与上述处理室的空气的混合体,并将引导的混合体分离成冷凝水和空气;
吸引泵,其与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下游侧连接,朝向气液分离装置吸引上述冷凝部的冷凝水和上述处理室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御池铁工所,未经株式会社御池铁工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