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参数估计方法、角度估计方法及判断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3853.2 申请日: 2012-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3576141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黄崇荣;戴家威;蔡宗育;李大嵩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主分类号: G01S13/50 分类号: G01S13/50;G01S13/58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地址: 中国台湾***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移动 参数估计 方法 角度 估计 判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参数估计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移动参数估计方法、角度估计方法及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急速增长以及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个人可支配所得与消费力逐年上升,使得全球汽车销售量也随之不断攀升。根据统计,在2010年中,大部分国家的汽车销量都呈现正向成长,其中又以中国大陆的汽车销售量为最高,拥有1806万辆的销量,随后则是美国和日本,各自有约1200万辆及500万辆的销售量。

随着汽车销售量不断成长,车用电子产业亦蓬勃发展,其中包含了车用安全系统、车身系统、驾驶信息系统、悬吊底盘系统、引擎传动系统、保全系统等六大方面,其中又以车用安全系统的年复合成长率为最高。

随着汽车数量日益增长,发生道路事故的机率也逐年增加,欧洲研究显示,驾驶员只要在发生碰撞的0.5秒前得到预警,即可以避免至少60%的追尾撞车事故、30%的迎面撞车事故和50%的路面相关事故,而若有1秒钟的预警时间,则可避免90%的事故。因此,车用安全系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车用安全系统中,根据功能及种类不同,主要可分为主动式及被动式两种类型。在2000年以前,市场上几乎是以被动式安全系统为主,例如安全带、各类安全气囊等,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半导体科技进展及高频电子电路技术的进步,主动式安全系统才开始快速发展。同时,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从原本被动地降低意外伤害,转变为主动地避免意外发生。而在道路行驶的实际状况中,主动式安全系统能在危险发生前发挥预警功能,提醒驾驶甚至主动操纵车辆闪避危险,达到保护生命安全的目的,将比被动系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因此,现今主动式安全系统获得极大发展,主导整体车用安全系统的市场,举例而言,适应性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智能型停走系统(Stop & Go)、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环境辨识(Environment Recognition)、智能型防撞系统(Collision Avoidance)、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id System,ADAS)等皆在其范畴内。而各国对于主动安全系统主要发展三大方向为:1.基本防撞警示技术-适应性巡航控制、防止车辆后方追撞、检测车辆前方行人与障碍物。2.进阶防撞警示技术-避免不当切换车道、十字路口所发生的碰撞事故,以及车辆诊断。3.基本驾驶人信息设备-路线指引、实时交通、驾驶人信息与行车导航。

目前欧洲的政府研究计划着重在驾驶者监视系统、路况检测系统以及智能化方向控制等功能开发。美国政府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并测试后视汽车防撞系统。日本现正大量进行智能化公路(Smartway)实际验证,采用前视雷达及车道偏离警示器等子系统,完成巡航、防撞、循轨前进等先进汽车功能,这些功能预计在公元2015年在日本大量实施。此外,韩国亦已规划在2020年完成汽车及公路的自动化。

主动安全系统中的适应性巡航控制(ACC),主要往车辆定速驾驶功能的趋势发展,其应用范围可分为高速域、低速域及全速域的巡航控制。其中,适应性巡航控制的原理为利用装设于车辆前方的雷达系统,在车辆进行定速驾驶时,同时检测车辆前方的交通状况,以维持安全距离。当其他车辆进入车道使得安全距离不足时,车辆便自动减速驾驶,而当车辆前方有足够安全距离时便自动加速,回复至驾驶者设定的速度。目前为止,例如NISSAN、BMW、Mercedes Benz、Lexus、和Infiniti等的汽车制造厂商,都已在高级车款配备适应性巡航控制系统。而Stop & Go系统功能为适应性巡航控制的进阶版,其改良处在于可视需求将车辆减速至停止,而非在特定速度下关闭系统功能。此外,Stop & Go系统亦可在前方车辆再度移动时,自动加速至默认速度且保持车距,且默认速度可随交通状况不同而自动调整,适用于拥塞的市区道路。

由上述可知在适应性巡航控制及Stop & Go系统中,最前端的防撞雷达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一旦雷达判断失误而提供不正确的信息,将导致整个系统对应产生错误的控制方式。

然而,在一般适应性巡航控制的信号处理技术中,常需较大的运算量以及较长的观察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检测精确度,使得适应性巡航控制的实际应用仍有其不理想之处。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未经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