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材料及其后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3167.5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崇杰;薛一冰;刘巧玲;贾立群;管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0 | 分类号: | C04B41/5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水泥 保温材料 及其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的处理液配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的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外墙保温已列为强制性标准,目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80%采用膨胀聚苯板外墙保温薄抹灰的方式,其优点在于:造价较低(阻燃的造价高)、新技术含量少、容易掌握;其缺点在于:(1)分层施工、工序复杂、后续施工成本高;(2)抹面胶浆厚薄均匀度不易控制;(3)现场不易养护,干缩性大,易开裂;(4)与建筑主体膨胀系数不同,易剥离脱落;(5)与建筑主体使用寿命不等,住宅的使用寿命一般是50年,外保温系统使用寿命一般是20年,面临二次改造的压力;(6)外保温层密度小、强度低,饰面粘贴瓷砖、马赛克等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泡水泥保温材料脱粉、提高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寿命的处理液配方及其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外有处理液保护层;所述的处理液保护层厚度为0.3-2mm。
所述的处理液保护层外有有机硅憎水剂保护层;所述的有机硅憎水保护层厚度为0.2-1mm。
处理液的由以下组分组成:液态硅酸钠或液态硅酸钾、液态硅酸锂、液态硅溶胶; 其中各个组分的配比为:液态硅酸钠或液态硅酸钾:液态硅酸锂:液态硅溶胶 50-100份:0-50:10-20份。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述所涉及到的硅酸钠或硅酸钾,硅酸锂,硅溶胶,均指液态形态。
处理液优选技术方案:
硅酸钠或硅酸钾 100份
硅酸锂 50份
硅溶胶 10份
处理液优选技术方案:
硅酸钠或硅酸钾 50份
硅酸锂 25份
硅溶胶 15份
处理液优选技术方案
硅酸钠或硅酸钾 75份
硅溶胶 15份
处理液优选技术方案:
硅酸钠或硅酸钾 60份
硅酸锂 0.1份
硅溶胶 10份
本发明的后处理工艺为:将处理液按上述比例掺配,温度控制在15-30度以下,将硅酸钠或硅酸钾 、硅酸锂混合均匀,控制其各自的浓度均为15%-25%,加入硅溶胶,混合1-3分钟,拌制均匀将发泡水泥保温材料浸泡在上述处理液中,浸泡时间5-15秒或将处理液均匀喷洒在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的表面,处理液保护膜的厚度为0.3-2mm。
将有机硅憎水剂均匀喷洒在上述处理液保护层上,其中有机硅憎水剂浓度为20-30%,膜层厚度0.2-1mm。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配制好的处理液处理液需要2小时之内用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发泡水泥保温材料脱粉,提高强度、降低吸水率、并能够提高寿命。其中强度提高20-220%;体积吸水率降低至10%以下,寿命提高了3-5倍。喷涂有机硅憎水剂保护层后,效果更加显著,其中体积吸水率降低至1-2%,抗冻性增加,寿命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以实施例为限。
实施例1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外有处理液保护层;所述的处理液保护层厚度为2mm。
所述的处理液保护层外有有机硅憎水剂保护层;所述的有机硅憎水保护层厚度为1mm。
处理液优选技术方案:
硅酸钠或硅酸钾 100份
硅酸锂 50份
硅溶胶 10份
将处理液按上述比例掺配,温度控制在30度,将硅酸钠或硅酸钾 、硅酸锂混合均匀,控制其各自的浓度均为15%,加入硅溶胶,混合1分钟,拌制均匀将发泡水泥保温材料浸泡在上述处理液中,浸泡时间5秒或将处理液均匀喷洒在发泡水泥保温材料的表面,处理液保护膜的厚度为2mm。
将有机硅憎水剂均匀喷洒在上述处理液保护层上,其中有机硅憎水剂浓度为20%,膜层厚度1mm。
实施例2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材料,在保温材料外有处理液保护层;所述的处理液保护层厚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频偏估计实现方法
- 下一篇:输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