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63092.0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虎;吕旭峰;徐光伟;余新泰;冯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2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杜娟娟;王忠忠 |
地址: | 200135 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予 用户 账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用户认证技术。
背景技术
为方便起见,人们常利用银行卡通过ATM自动取款、存款及转账。ATM的使用大致包括:用户插入银行卡,输入账户密码,随后进行需要的操作,在操作结束后将卡取回。
这种必须持卡使用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 用户在操作完成后,可能会将卡遗忘在ATM机中。
2. 个别不法分子利用非正当手段在用户插入卡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窃取用户账号信息。
3. 用户必须携带借记卡,以便需要时取钱;而且一般情况下,用户根据存款情况,需要携带多家银行的借机卡。
可见,ATM取款模式对用户而言,因必须携带卡片而不方便,因可能的遗忘或不法分子的非法行为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该发卡系统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给该第三方系统,以便其根据初检条件对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其中,该初检条件与该发卡系统有关;以及该第三方系统将初步检查通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给该发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示例,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可如上所述地发送给第三方系统以由第三方系统进行初部检查后发送给发卡系统,由发卡系统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系统给予用户脱卡账号;但也可以直接将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给发卡系统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系统给予用户脱卡账号。
优选地,在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中,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持卡用户的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该发卡系统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根据持卡用户在发卡系统中已有的账户信息验证该持卡用户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
优选地,在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中,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包括: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脱卡账号到该持卡用户的手机终端。
优选地,在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中,该脱卡账号包括无需携卡而独立使用的卡号和密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该系统应用在包括发卡系统、第三方系统和用户端所构成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该发卡系统与该第三方系统耦接,该用户端根据需要与该发卡系统或该第三方系统耦接,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包括:信息传送模块,其用于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验证模块,其用于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脱卡账号传送模块,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还包括初检模块,其用于根据初检条件对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其中,该初检条件与该发卡系统有关;在此情况下,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的信息传送模块将初检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传送给该发卡系统。
在本发明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中,优选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脱卡账号传送模块以短信方式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
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或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可使用户在无需带卡的情况下,进行取款、支付、转账等操作,避免了使用银行卡的不便以及可能潜在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根据本发明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系统的应用环境。
图2是根据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3示意了图2中步骤20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意性示例,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文描述的各实施例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透彻理解本发明,且意在示例而非限制。除非另有限定,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科学、技术和行业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同步电机磁链观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彩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