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鲜食大豆耐海水盐渍化性的评价鉴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2287.3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峰;王学军;汪凯华;缪亚梅;万玉玲;葛红;顾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食 大豆 海水 盐渍 化性 评价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食大豆耐海水盐渍化性的评价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大豆耐盐鉴定方法多采用Nacl进行盐害胁迫,不能完全表现海水中各元素对大豆的作用,并缺乏对鲜食大豆海山胁迫后口感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鲜食大豆耐海水盐渍化性评价体系。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鲜食大豆耐海水盐渍化性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是:
采用盆栽海水鉴定法,利用塑料盆钵进行持续海水处理,盆钵装土13kg,每次浇灌海水600ml,连续处理15天,再根据叶片形态、植株萎蔫状态、植株存活时间、植株结荚性、鲜食大豆籽粒口感指标进行评价,参照Lee等(2004)提出的田间苗期耐盐性鉴定标准,对鲜食大豆耐盐级别进行分类。
对鲜食大豆耐盐级别进行分类,分成下列7级:
1级:叶片自然外展,全株绿叶,海水盐渍化处理结束后植株自然色、直立,处理结束后正常结荚,鲜籽口感香甜柔糯;
2级:中部叶片抱合,下层叶片开始下垂,叶片灰绿,处理结束后正常结荚,口感正常;
3级:顶部叶片抱合,中、下部叶片与叶柄相伴下垂并萎蔫,叶片黄绿,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30%以内,鲜籽口感正常;
4级:植株萎蔫加重,叶片失去光泽,呈灰绿色,底部叶片失绿,叶尖黄化下垂,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50%以内,鲜籽口感正常;
5级:中部叶片萎蔫,底部叶片边缘黄化干枯,叶色黄绿,下层黄化干枯叶片占全株1/3,上层叶片黄绿,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75%以内;
6级:中下部黄化干枯叶片占全株1/2,植株萎蔫干枯,上层叶片黄绿色、萎蔫下垂,中部叶片发红且卷曲、皱缩,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90%以上;
7级:植株全部萎蔫干枯,不能结荚;
其中1级为高度耐海水盐渍化、2级为耐海水盐渍化、3级为较耐海水盐渍化、4级为中度耐海水盐渍化、5级为较不耐海水盐渍化、6级为不耐海水盐渍化、7级为极不耐海水盐渍化。
本发明首次建立鲜食大豆快速、简便的耐海水盐渍化评价体系,并对耐海水盐渍化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为大豆育种及大规模鲜食大豆品种的耐海水盐渍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盆栽海水胁迫鉴定法对136份大豆材料进行了鉴定,筛选出6份耐海水盐渍强的优异种质,证明该体系可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鲜食大豆耐海水盐渍化性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是:
采用盆栽海水鉴定法,利用塑料盆钵进行持续海水处理,盆钵装土13kg,每次浇灌海水600ml,连续处理15天,再根据叶片形态、植株萎蔫状态、植株存活时间、植株结荚性、鲜食大豆籽粒口感指标进行评价,可以参照Lee等(2004)提出的田间苗期耐盐性鉴定标准,对鲜食大豆耐盐级别进行分类。
对鲜食大豆耐盐级别进行分类,分成下列7级:
1级:叶片自然外展,全株绿叶,海水盐渍化处理结束后植株自然色、直立,处理结束后正常结荚,鲜籽口感香甜柔糯;
2级:中部叶片抱合,下层叶片开始下垂,叶片灰绿,处理结束后正常结荚,口感正常;
3级:顶部叶片抱合,中、下部叶片与叶柄相伴下垂并萎蔫,叶片黄绿,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30%以内,鲜籽口感正常;
4级:植株萎蔫加重,叶片失去光泽,呈灰绿色,底部叶片失绿,叶尖黄化下垂,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50%以内,鲜籽口感正常;
5级:中部叶片萎蔫,底部叶片边缘黄化干枯,叶色黄绿,下层黄化干枯叶片占全株1/3,上层叶片黄绿,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75%以内;
6级:中下部黄化干枯叶片占全株1/2,植株萎蔫干枯,上层叶片黄绿色、萎蔫下垂,中部叶片发红且卷曲、皱缩,处理结束后,结荚比对照减产90%以上;
7级:植株全部萎蔫干枯,不能结荚;
其中1级为高度耐海水盐渍化、2级为耐海水盐渍化、3级为较耐海水盐渍化、4级为中度耐海水盐渍化、5级为较不耐海水盐渍化、6级为不耐海水盐渍化、7级为极不耐海水盐渍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龟背竹植物组织培养基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环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