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结漏钢的判定报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1324.9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光;齐磊;张相春;李伟东;杨辉;王成青;孟宪娟;袁皓;王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判定 报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温度检测曲线判定粘结漏钢是否进行报警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拉坯过程中的粘结漏钢均发生在铸坯坯壳与结晶器内壁铜板之间,是一种多发的漏钢形式。因此,粘结漏钢报警装置亦应运而生。即通过安装在结晶器外壁上的两排或三排热电偶监测结晶器内壁的温度变化,通过温度曲线特有的变化趋势来判定是否发生粘结漏钢。其设定的温度曲线主要有三种:
1、上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上升后下降、相邻的下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滞后一段时间上升后下降,且上、下排温度曲线交叉;
2、上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直接下降、而相邻的下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滞后一段时间上升后下降,且上、下排温度曲线交叉;
3、上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与相邻的下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同时上升和下降,但上、下排温度曲线不交叉;
当温度曲线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时,粘结漏钢报警装置便会进行报警。
一旦粘结漏钢报警装置报警,连铸机会自动急降速进入爬行状态,拉速瞬间降至0.1m/min,不仅导致铸坯表面振痕加深,铸坯内部质量下降,连铸机恒速率降低,而且还会产生接痕坯,造成废品量增加。
然而,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发现,在整个报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误报警现象,即拉坯过程中并未出现粘结漏钢现象。而由于大量误报警现象的存在,导致了低质量铸坯数量增加,铸坯内部质量下降,连铸机恒速率降低,废品量增加等诸多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可提高报警的正确率,从而减少连铸机的急降速,提高铸坯质量和连铸机的作业率,减少废品量的粘结漏钢判定报警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粘结漏钢的判定报警方法,包括连铸PLC及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其具体方法为:
1、在连铸PLC内编制设置报警曲线判定程序,报警曲线判定程序中添加有报警温度曲线模式,报警曲线判定程序与铸机报警系统及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相连接。
2、判断报警:
a、当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显示的温度曲线出现以某一热电偶为中心,同一排两侧的热电偶对称向两侧出现温度曲线与某一热电偶的温度曲线相似,但响应时间逐次滞后变化,且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显示的各排温度曲线出现交叉;
b、当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显示的温度曲线出现以一端热电偶为起点,而同一排内侧的热电偶逐次向内出现温度曲线与一端热电偶的温度曲线相似,但响应时间亦逐次滞后变化,且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显示的各排温度曲线出现交叉;
当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时,即断定为粘结漏钢并立即报警;否则,不予报警。
3、在发出粘结漏钢报警的同时,报警曲线判定程序指令连铸机急降速进入爬行状态,操作人员对结晶器内铸坯四周坯壳进行探测,确认已经脱壳后,再缓慢提升拉速至设定拉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与传统的报警方式相比,本发明可以极大提高粘结漏钢报警的正确率,减少报警次数及连铸机急降速次数,从而避免由于铸机急降速造成的铸坯表面振痕加深和连铸机恒速率降低的问题,提高连铸机的产能和铸坯内部质量,减少接痕坯与废品量,提高连铸成坯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三排监测热电偶粘结漏钢报警的典型温度曲线图。
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温度。1为第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2为中间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3为第三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位于中间的温度曲线图为报警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连铸PLC内编制设置报警曲线判定程序,报警曲线判定程序中添加有报警温度曲线模式,报警曲线判定程序与连铸机电机连接,报警曲线判定程序与铸机报警系统及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相连接。
实施例1:
在板坯连铸机上生产超低碳钢种、断面为1550mm板坯。结晶器监测系统设置三排、每排18个监测热电偶。
在第三罐开浇10分钟时,结晶器温度监控画面显示第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上升后下降、中间一排及第三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滞后一段时间上升后下降,且上、下排温度曲线交叉,此时观察两侧的同一排热电偶检测的温度曲线不符合设定的报警温度曲线模式,故自动判定为出现粘结漏钢现象,未予报警。铸坯下线后经过检查亦未发现粘结痕迹,说明判定正确有效。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