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60543.5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倩;刘思波;仇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倩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1/22;A61P25/02;A61P2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即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剧烈的疼痛,是一种非常顽固和难治的痛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特点几乎都是老年人,体质衰弱既有慢性全身疾患者多见。好发部位主要是胸部,肋部,还有头颈部,以持续性火烤样刺痛为主,疼痛剧烈,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一般的镇痛药无效。西医治疗以解痉止痛及神经阻滞为主。本病相当于中医“肋痛”范畴。中医治疗以通为主,多采用疏肝清热,活血化瘀法。本病的治疗难点是迅速控制剧烈的疼痛及根治。
按中医的分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热郁少阳型、寒湿博胸型、痰饮挺积型、肝郁气滞型、肝阴不足型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就是发明一种用于治疗热郁少阳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有热郁少阳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背肋疼痛,以前胸、腋下为重,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呼吸不畅,头晕目眩额角跳胀,口苦咽干,心烦,苔薄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包括:
组成成分为: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
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例为:柴胡20-30%、黄芩15-20%、生姜15-20%、半夏15-20%、人参10-15%、炙甘草10-15%,另加大枣4枚;
制作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10天为一疗程。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该药主要和解少阳,清疏肝胆。用该药治疗30例,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有效率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柴胡12克、黄芩9克、生姜9克、半夏9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另加大枣4枚;
制作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
称取柴胡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半夏9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另加大枣4枚;
制作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1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3
称取柴胡12克、黄芩12克、生姜12克、半夏6克、人参3克、炙甘草3克,另加大枣4枚;
制作使用方法:称取上述中药,共水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10天为一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倩,未经刘丽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晒护肤液
- 下一篇:一株高生物量富硒酵母,含有其的添加剂和预混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