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萨姆醇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0288.4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92 | 分类号: | C07C69/92;C07C6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萨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备萨姆醇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萨姆醇酸(Thamnolic acid),又名雪茶酸、地茶酸、硬毛松萝酸。分子式为C16H19O11,分子量为420.33,是一种缩酚酸类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主要存在于石蕊科、茶渍科、地茶科、鸡皮衣科和松萝科等植物中。药理研究表明,萨姆醇酸具有抗菌活性,可一直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最高稀释度小于1:5000。
雪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Sw.)Ach.为地茶科植物,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清热解渴、安神养心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以及高血压等症。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等地。主要含有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等酚酸类化合物。
目前国内外有关萨姆醇酸的应用文献极少,因此提取制备萨姆醇酸的研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检索,尚无萨姆醇酸的工业化制备方法的专利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萨姆醇酸的方法,以得到高纯度的萨姆醇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将雪茶阴干、粉碎至40-100目,称取雪茶粉末,用抗氧剂水作为提取溶媒,液料比为5~15:1,在50~90℃条件下提取2~6小时,过滤得提取液;
2)将提取液调pH9~11,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先以1~3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以酸醇溶液洗脱,所述酸为3-5mol/ml的盐酸溶液,所述醇为70-90%的甲醇或乙醇溶液,酸与醇的体积比为1:5~10;
3)将上述酸醇洗脱液减压回收,加水分散,过洁净大孔树脂柱,最大上样量以萨姆醇酸计为22.3mg/g干树脂,水洗除杂后以40~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4)将上述浓缩液加入萨姆醇酸含量2-3倍量的色谱硅胶,混合均匀,减压干燥后置于硅胶湿柱顶端,用正己烷-丙酮7:3洗脱,收集萨姆醇酸流分,浓缩干燥即得。
步骤1)所述抗氧剂水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0.5%的抗坏血酸、肌醇六磷酸或焦亚硫酸钠水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抗氧剂水提,最大程度保护了植物有效成分;首次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作为分离材料,效率高,成本低;通过大孔树脂和正相色谱分离,大大提高分离萨姆醇酸的效率,提高萨姆醇酸含量,为大批量生产萨姆醇酸提供了产品质量可控、成本低廉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1:
将雪茶阴干、粉碎至60目,用0.5%抗坏血酸水溶液提取,液料比为10:1,于50℃条件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4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用稀碱液调节pH至9.5,以流速1.5BV/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吸附,先以2BV的去离子水洗脱,再以4BV的75%乙醇与盐酸(4mol/ml盐酸:75%乙醇体积比为1:8)混合溶液洗脱,回收乙醇得萨姆醇酸提取物。将萨姆醇酸提取物加水分散,过洁净大孔吸附树脂柱,水洗除杂,再以8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加入萨姆醇酸含量2.9倍量的色谱硅胶,混合均匀,减压干燥后置于硅胶湿柱顶端,正己烷-丙酮7:3洗脱,收集萨姆醇酸流分,浓缩干燥得萨姆醇酸,其中萨姆醇酸含量为97.8%。
实施例2:
将雪茶阴干、粉碎至100目,用0.4%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提取,液料比为12:1,于5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用稀碱液调节pH至10.2,以流速1.5BV/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吸附,先以1BV的去离子水洗脱,再以6BV的90%乙醇与盐酸(3mol/ml盐酸:90%乙醇体积比为1:5)混合溶液洗脱,回收乙醇得萨姆醇酸提取物。将萨姆醇酸提取物加水分散,过洁净大孔吸附树脂柱,水洗除杂,再以6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加入萨姆醇酸含量2.3倍量的色谱硅胶,混合均匀,减压干燥后置于硅胶湿柱顶端,正己烷-丙酮7:3洗脱,收集萨姆醇酸流分,浓缩干燥得萨姆醇酸,其中萨姆醇酸含量为98.2%。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亚临界流体萃取吴茱萸碱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酵素环保生物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