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强度高塑性稀土镁合金挤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9377.7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勤;周银鹏;李德江;苏昕;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6 | 分类号: | C22F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强度 塑性 稀土 镁合金 挤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挤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稀土镁合金挤压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工程结构材料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实用材料中镁合金的密度最低(约1.74g/cm3),比强度和比刚度很高,而且阻尼性好、切削加工性好、导电导热性好,在航空、航天、汽车和通讯行业备受青睐,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是密排六方结构,滑移系少,室温下塑性变形能力差,强度低,制约了镁合金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各行业对高性能材料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高强度、高塑性、高疲劳性的要求。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人们尝试往镁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具有良好的固溶强化、沉淀强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合金组织和微观结构、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稀土镁合金室温下抗拉强度相对传统镁合金有了明显改善,但塑性比较差,研究表明超细晶材料相对传统块状材料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20多年来,人们采取了多种细化方法制备超细晶材料,大塑性变形是一种独特的,以组织控制为目的的塑性加工方法可直接获得亚微晶和纳米晶组织,也是近年来人们研究镁合金的一个重点。大塑性变形工艺可以细化晶粒改善镁合金的性能,但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挤压温度不能过低,挤压温度低时材料会出现裂纹;另一个是挤压过程中析出相的析出,挤压过程中,析出相形核和长大,形成粗大的微米级别的脆性相,对材料的强化没有贡献,反而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为了制备高性能的超细晶稀土镁合金,需要优化挤压工艺,控制第二相的析出和尺寸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针对稀土镁合金挤压过程中,析出相大量析出和长大,形成脆性相,导致材料强度和塑性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高强度高塑性稀土镁合金的挤压方法,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稀土镁合金晶粒大幅度细化,而且第二相析出的比较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高强度高塑性稀土镁合金的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的挤压模具为等通道挤压模具,横通道和竖通道夹角为90℃;分别对所述模具和待挤压的试样进行加热;试样的加热温度和模具的加热温度不同,试样加热温度低于模具加热温度。将加热后的所述试样放入加热后的所述模具中进行快速挤压,尽量减短挤压过程的时间,且在所述试样被挤出的方向上施加背压,使所述试样处于三向应力下。所述模具的加热温度为400℃,所述试样的加热温度为330-350℃,且所述模具温度不低于所述试样温度。所述背压为50MPa。
本发明所述三向为为横向,纵向,挤压方向。
较佳的,所述挤压的速度为12mm/s,挤压时间为9-40s。
较佳的,所述挤压的次数为8道次。
较佳的,所述试样尺寸为:12mmx12mmx90mm,试样切好后,表面磨光。
较佳的,所述试样是Mg-10Gd-3Y-0.4Zr稀土镁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9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