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8525.3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宁;陈明强;江世贵;张殿昌;郭华阳;吴开畅;严俊贤;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刘清莲 |
地址: | 572018 海南省省直辖***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珍珠贝 定位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
背景技术
海水珍珠贝插核育珠的施术工具主要有开口器、切片刀、镊子、开切口刀、通道导针、平板针、送核器和送片针以及插核台等。珍珠贝的插核部位,是在软体部上的缩足肌两旁。插核前,将栓口的母贝,右壳向上,左壳向下置于插核台上,用棉花轻轻抹去核位和壳口附近的粘污物质,然后在足的肌部黑白交界处用开口刀开一切口,大小以刚好能送进珠核、深度以刚好割开表皮为准。接着用通道针插入核位方向直接拨开做送核通道,再用左手拿钩针或平板针钩住或压住手术母贝的足,右手拿送核器分别将珠核插入核位中去。每个核位送入珠核完毕,立即用送片针刺在小片的内侧面1/3处送贴到珠核面上。上述的插核施术方法又称为先插核后送片法,另一插核施术法是先送入小片后再插入珠核,又称为先送片后插核法。手术完毕,母贝装入休养笼中移往海区休养。在插核施术时,直接用通道针在切口处的表皮中插入核位方向拨开做通道,然后用送核器把珠核沿通道送入核位位置,当使用通道针直接插入表皮内拨开做通道时,已造成表皮内组织的破伤,同时施术持有的通道导针导入方向失误又会引起拨开通道刺破表皮而使手术失败,即使通道的表皮完好,此时插入的珠核又会加剧表皮内组织的创伤,尤其是插入的珠核未达核位位置较浅时,珠核易于脱出和细胞小片流出;而插入的珠核进入核位位置较深时,珠核又会严重挤压软体部的器官而引起手术母贝死亡。因此,采用以上施术工具插核施术时,不仅使表皮组织损伤或破裂,而且创伤软体部的内部组织,导致手术母贝的伤口发炎或伤口愈合慢,造成吐核率高,死亡率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其中,由菱形手柄、通导器、定位器、定位器支架和通导器支架组成;所述通导器为椭圆形体,定位器为圆形体,菱形手柄一端通过通导器支架与通导器连接,菱形手柄另一端通过梯形定位器支架与定位器连接。
所述通导器为椭圆形体,长径为4~5mm,短径为1~2mm。
所述定位器为圆形体,直径为5~6mm。
所述定位器支架为梯形开口,定位器支架由纵杆、横杆与斜杆组成,纵杆与横杆垂直,纵杆一端与菱形手柄连接,纵杆另一端与横杆的一端连接,横杆的另一端与斜杆的一端连接,斜杆的另一端与定位器连接。
所述定位器支架的横杆长3mm,纵杆长4mm,斜杆长10mm。
由于本发明在菱形手柄的两端制成通导器、定位器支架和定位器,在插核施术过程中,采用通导器在切口处的表皮中沿核位方向做送核通道时,经通导器导通的表皮张开后不仅较少损伤表皮组织,而且又是插入珠核的向导,接着用定位器支架和定位器沿通道插入核位位置中定位,既保证准确地将珠核植入核位位置,又减少损伤表皮组织和减轻挤压软体部组织的器官,为手术母贝的健康生存起着保障作用。因此,采用本施术工具插核育珠,能减少植入的珠核损伤软体部组织和表皮组织细胞,手术母贝的伤口愈合快、体能恢复好,提高了成活率,减少吐核率,细胞小片和珠核移植至寄主贝体内培养后,形成珍珠质分泌速度加快,提高了珍珠的质量和产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插核育珠的关键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菱形手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菱形手柄;2、通导器支架;3、通导器;4、定位器;5a、斜杆;5b、横杆;5c、纵杆;H1、纵杆长度;L1、横杆长度;L2、斜杆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8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粒喷头上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滑动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