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8049.5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岗;姜全荣;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8 | 分类号: | H01F38/18;H02K1/12;H02K3/12;H02K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用于测角的传统旋转变压器,其激磁绕组,输出绕组分别设置在转子和定子上,它是一种有刷(有触点)结构,若要实现无刷化,需要加一个环形耦合变压器(简称“环变”),这样一来,使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复杂化;并且这种无刷旋转变压器其极对数,大多数以一对极为主。若要用到2-12对极,这种旋转变压,设计和制造难度极大,几乎是不可能,而现有的另一种所谓“游标式旋转变压器”,激磁绕组输出绕组都在定子上,实现了无刷化,但这种游标式旋转变压器极对数P很多,最少的极对也大都在16对极以上,并且要采用结构复杂的正弦绕组,制造难度大。这二类旋转变压器在用于极对数较少的多极角度测量时,特别在用于极对数为2-12对极的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上作为转子位置传感器,都不是理想元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测角的旋转变压器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极对数在2-12对极的多极角度测量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阻变化原理的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用于多极(2-12对极)角度测量或多极角度位置传感器。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变压器,包括转子、定子,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和定子的内圆表面之间设有气隙,其特征是,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间隔地开有多个齿和槽,在每个齿上依次绕有三层绕组:一层是用于通入激磁电流的激磁绕组,另外两层是输出感应电动势的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
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均匀设置有P个波峰和P个波谷,所述波峰和波谷相互圆滑连接成转子的波浪形外表面。
所述转子、定子均由硅钢片叠压而成。
所述定子上开设偶数个齿和槽。
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和转子的外圆表面之间均匀设置有气隙,所述气隙介于0.3-1.2mm间。
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上波峰顶部与定子内圆表面之间的间隙δmin为0.36-1.2mm。
所述定子内圆表面与所述转子的外圆表面上的波谷底部之间的间隙介于3.2+δmin与3.5+δmin之间。
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激磁绕组按规定的恒压交流电激磁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分别输出感应电动势,其幅值随转子转角作P次正弦和余弦变化。激磁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电压转换无需通过电刷或环变来完成,因此实现了无刷化(或叫无接触化),从根本消除了由于触点存在,给运行带来的诸多电磁干扰和运行寿命问题。
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具有以下特点:
1、转子的外圆表面形状,按含有正弦化特征设计成波浪形。
2、定子的内圆齿上激磁绕组正反相间串联而成,当激磁绕组通以恒压正弦交流电时,其激磁电流大小与转子转角无关,所以其输入阻抗是一个恒值。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的输出电动势Es、Ec可以分别表示为:
Es=EmSinPα;
Ec=EmCosPα;
其中,α—转子转角;P—转子极对数;Em—为输出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
从上述公式看出,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将分别随转子转角作P次正弦和P次余弦变化的电压,从而实现了输出绕组具有两相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功能。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旋转变压器,结构简单,制造时绕组可用专门的绕线机,一次性的直接绕在定子上,即以机械化代替了人工下线操作。转子冲片、定子冲片可用高速冲床冲制,然后叠压成转子和定子,且定子内圆和转子外圆无需磨加工,就能保证气隙尺寸和定子内圆与转子外圆的同轴度,所以生产时机械化程度相当高,从而也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输出电动势的幅值将分别随转子转角作P次正弦和P次余弦变化的电压,从而实现了输出绕组具有两相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功能。可用于电动汽车上作为动力驱动电动机(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有多种极对数(2-12对极)要求的转子位置检测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转子1、定子2、齿2a、槽2b、气隙3、激磁绕组4、正弦绕组5、余弦绕组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8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硬币侧面检测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