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902.1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G02F1/1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的不断普及,对显示面板各组件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电视包含第一前框11和第一背框12,该第一前框11和第一背框12用于整机的装配;所述液晶电视还包括有第二前框13和第二背框14,该第二前框13和第二背框14用于背光模组的装配。
显然,由于需要两个前框(第一前框11和第二前框13)来完成整个液晶电视的装配,而所述第一前框11和第二前框13的作用重叠,功能类似,造成材料的浪费及成本的增加。
因此,如何简化液晶电视的构造,避免由于两个前框的作用重叠造成的材料浪费,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是液晶电视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以简化液晶电视的构造,避免由于两个前框的作用重叠造成的材料浪费,以及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有益效果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造了一种显示器,包括前框、背板以及背框,所述背框包括一用于承载所述背板的承载面,以及围绕所述承载面的侧边,所述背框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前框;
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框的承载面上,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主体,以及在所述背板主体的各侧边凸起的侧壁;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前框以及所述背板的侧壁,进而将所述前框和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弹簧以及定位柱,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前框的内侧面,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柱;
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定位柱相对所述前框的内侧面伸出一预设距离,并伸入至所述背板侧壁的定位孔内,进而卡合连接所述背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限制件,所述限制件包括限制环以及与所述限制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限制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前框;
所述定位柱则包括第一底座以及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限制环,而所述限制环将所述第一底座限制于所述限制件和所述前框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一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弹簧和所述前框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前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限制件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一深度小于所述背板侧壁的厚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一深度等于所述背板侧壁的厚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至所述前框的内侧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的侧壁与所述背板主体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框通过粘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背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前框的内侧面和背板的侧壁之间设置于固定件,通过该固定件将所述前框和所述背板连接,而且所述前框还直接与背框的侧边连接,显然,本发明不仅连接过程简洁,还简化了液晶电视的构造,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两个前框而造成的材料浪费的问题,极大的节省了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器的较佳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件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器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干燥器废热蒸汽循环利用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