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扒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7686.0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王晓峰;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的铁水扒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铁水预处理扒渣设备均采用机械传动或液压驱动的往复式铁水扒渣设备。该设备通过安装于悬臂上的钢质矩型扒渣板,浸入至铁水表面一定深度,沿铁水液面进行直线或曲线往复运动,将铁水罐内的铁水液面的预处理渣或铁水渣逐次扒出。但存在的问题是:
1、由于矩形扒渣板与铁水罐圆形截面之间的形状差异,导致铁水罐边沿部位浮渣难以扒出,致使扒渣耗时长,效率低。
2、由于熔渣流动性好,在扒渣过程中熔渣从扒渣板两侧回流,导致扒渣不彻底,除渣率低,在加入聚渣剂后,扒渣效率最高仅能达到80%,其后果就是极易造成后续处理过程中脱硫成本增加。
3、由于长时间往复扒渣,导致扒渣铁损大,其铁损一般在0.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缩短扒渣时间,提高扒渣效果,从而降低铁水扒损和冶炼成本,提高钢材质量的铁水扒渣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铁水扒渣方法,其具体方法及步骤为:
1、控制铁水罐内的铁水装入量,铁水渣面距铁水罐罐沿的距离>300 mm;
2、铁水罐吊到扒渣位置后,用铁钩将铁水罐倾斜5°-9.5°,使渣面上端距铁水罐罐沿50-100mm;
3、用扒渣机将脱硫后铁水罐液面上的渣子扒除;扒渣机水平扒渣力和垂直扒渣力控制在10-15kN,扒渣速度为0.5-1.0m/s,摆动角度在3°-10°;
4、按每吨铁水加入0.3-0.5 kg的比例向铁水中加入聚渣剂,聚渣剂成分为:SiO2 66-78wt%,CaO≤3.0wt%,Al2O3 8-18 wt%,Mn2O 2-7 wt%,K2O 3.5-8.0 wt%,S≤0.15wt%;
5、扒完渣后,向铁水中加入保温剂,加入比例为每吨铁水加入0.5-1.2 kg。
所述聚渣剂含H2O≤2.0%,6-9月份含H2O≤3.0 %;熔点为1100-1200℃,容重≤1.5g/cm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极大缩短扒渣时间,使扒渣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8分钟,可最大限度地扒净铁水罐中的渣子,扒净率由71%提高到83%,从而降低铁水扒损13.2%,在提高钢材内在和表面质量的同时,实现了降低冶炼成本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100吨铁水罐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控制铁水罐内的铁水装入量,铁水渣面距铁水罐罐沿的距离350 mm。
2、铁水罐吊到扒渣位置后,用铁钩将铁水罐倾斜6°,使渣面上端距铁水罐罐沿95mm。
3、用扒渣机将脱硫后铁水罐液面上的渣子扒除;扒渣机水平扒渣力和垂直扒渣力控制在15kN,扒渣速度为0.5m/s,摆动角度在10°。
4、向铁水中加入聚渣剂50kg。聚渣剂成分为:SiO2 68wt%,CaO1.9wt%,Al2O3 18 wt%,Mn2O 4wt%,K2O 8.0 wt%,S0.10wt%;聚渣剂其他指标为:含H2O1.8 %,熔点为1120℃,容重1.65g/cm3。
5、扒完渣后,向铁水中加入保温剂50 kg。
实施例2:
1、控制铁水罐内的铁水装入量,铁水渣面距铁水罐罐沿的距离320 mm。
2、铁水罐吊到扒渣位置后,用铁钩将铁水罐倾斜9°,使渣面上端距铁水罐罐沿55mm。
3、用扒渣机将脱硫后铁水罐液面上的渣子扒除;扒渣机水平扒渣力和垂直扒渣力控制在10kN,扒渣速度为1.0m/s,摆动角度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