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温空调预制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6449.2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后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宋羽 |
地址: | 20043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温 空调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桩,具体涉及一种在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将预制桩基础中增加热量交换功能,兼具经济和环境的双重优势的地温空调预制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地球上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开发可再生能源。
地源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是利用地热将低位热能用热泵提升到高位热能的一种形式。首先,地源热泵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且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但是地源热泵技术需要足够大的室外面积来设置地埋管换热器,这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同时,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较高的一次性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适用性;且其设计和维修难度都非常大,导致我国的地源热泵技术从设计到施工都还不成熟,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般来说,桩基础是作为承载竖向荷载的地下构件来使用的,需要埋入地下深度较深,国外有利用桩基埋管将地源热泵技术与桩基础相结合的“能量桩”技术,但此种型式仅局限于灌注桩,由于其属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桩底沉渣(虚土)无法清理干净、桩身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将预制桩基础中增加热量交换功能,兼具经济和环境的双重优势的地温空调预制桩。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地温空调预制桩,所述地温空调预制桩包括:预制桩钢筋骨架,预制桩钢筋骨架由主筋和环绕所述主筋的箍筋组成,预制桩钢筋骨架中填充混凝土后组成预制桩,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缠绕在预制桩钢筋骨架上,所述预制桩的两端连接有包括端头板和裙板的端板,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在端板上均开有沉孔和螺栓孔,同时还开有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的进口和出口。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地温空调预制桩为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的管桩或四方形的方桩。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地温空调预制桩为实心桩或空心桩。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空心桩的中心为包括圆柱形但不限于圆柱形的通孔。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缠绕在预制桩钢筋骨架上的通孔内侧。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螺旋缠绕在钢筋骨架外侧。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沿着主筋的方向迂回缠绕,或U形、双U形或者多U形结合的方式缠绕。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地温空调预制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和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在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将预制桩基础中增加热量交换功能,兼具经济和环境的双重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地温空调预制桩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示意图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地温空调预制桩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示意图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地温空调预制桩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地温空调预制桩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热交换管道与外部管道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图1是地温空调预制桩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示意图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包括预制桩钢筋骨架1,预制桩钢筋骨架1由主筋4和环绕主筋4的箍筋组成,预制桩钢筋骨架1中填充混凝土后组成预制桩,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5缠绕在预制桩钢筋骨架1上,预制桩的两端连接有包括端头板2和裙板3的端板,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5在端板上开有预应力主筋张拉前将主筋固定的沉孔6和将预应力主筋滑进沉孔6同时固定主筋的螺栓孔7,同时还开有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的进口8和出口9。发明为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的管桩或四方形的方桩,本发明为实心桩或空心桩,当为空心桩时,空心桩的中心为包括圆柱形但不限于圆柱形的通孔,当为通孔时,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缠绕在预制桩钢筋骨架上的通孔内侧。当为实心桩时,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螺旋缠绕在钢筋骨架外侧,用于热量交换的高强度管道沿着主筋的方向迂回缠绕,或U形、双U形或者多U形结合的方式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6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预防和治疗无菌性前列腺疾病的功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