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5228.3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安同伟;陈庆忠;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P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淡水 鱼类 肠道 孢子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用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淡水渔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病发病几率和危害性也不断提高,而寄生虫病也占了一定比例,近年来已发展成危害严重的水产动物病害之一。淡水鱼类孢子虫病的治疗多年来是水产业的一大难题,孢子虫由于其自身的孢囊强保护性,造成许多药品在未达到虫体前已被孢囊所消耗,从而不能杀灭囊内孢子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有效破除孢囊,杀灭囊内孢子虫,并且不会发生药物残留,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
槟榔 15-25份;
南瓜子 7-12份;
京大戟 3-5份;
红藤 4-8份;
木瓜 4-8份;
川楝子 5-10份。
而且,该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最优重量份数比为:
槟榔 20份;
南瓜子 10份;
京大戟 4份;
红藤 6份;
木瓜 6份;
川楝子 7份。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槟榔、南瓜子、京大戟、红藤、木瓜、川楝子进行粉碎,并且分别全部通过65目筛;
(2)将过筛后的槟榔、南瓜子、京大戟、红藤、木瓜、川楝子放入三维混合罐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槟榔、京大戟为主要组方成分,该组方对于虫体具有很强的麻痹作用,槟榔本身能上调成纤维细胞(FB)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有明显的抗纤维化的作用,有效阻断孢囊形成,从而阻断虫体的发育,最终达到驱虫效果。
2、本发明中药组方采用纯天然中药成分,依靠自身的生物碱及植物类驱虫方法,不会产生生物耐药性,而且可以完全避免因化学药品毒性对鱼体产生的损害,是一类安全可靠的水产杀虫药品。
3、本发明中药组方配伍科学,药品采集购买方便,生产制作简单,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便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分中槟榔、南瓜子、京大戟、红藤、木瓜、川楝子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槟榔15g;南瓜子7g;京大戟3g;红藤4g;木瓜4g;川楝子5g。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槟榔、南瓜子、京大戟、红藤、木瓜、川楝子进行粉碎,并且分别全部通过65目筛;
(2)将过筛后的槟榔、南瓜子、京大戟、红藤、木瓜、川楝子放入三维混合罐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槟榔20g;南瓜子10g;京大戟4g;红藤6g;木瓜6g;川楝子7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槟榔25g;南瓜子12g;京大戟5g;红藤8g;木瓜8g;川楝子10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一种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在在制备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药物中的应用。
本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1%添加与鱼饲料均匀混合投喂即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实验验证本发明的先进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治疗淡水鱼类肠道孢子虫的中药组合物由本公司制备。
1.1.2试验鱼:规格为200-350g患病鲤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