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装置、成像方法和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5181.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7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大辅;上田敬史;水口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晓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装置 方法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能够优化拾取图像的色度的成像装置、成像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成像装置中,执行图像处理以对于拾取图像的图像信号具有预定颜色再现特性。在图像处理中,执行处理以使得能够对于在标准成像条件下拍摄的图像获得预定颜色再现特性的图像。因此,当拾取图像具有不同于标准成像条件的成像条件时,难以获得具有期望的颜色再现特性的图像。例如,在对通过在明亮阳光下拍摄高色度被摄体获得的拾取图像执行图像处理的情况下,存在难以适当地表现灰度的可能性,因为图像信号在高色度颜色的部分中变得饱和。因此,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4-23347中,在图像分析部分中分析成像后的图像信号,并且基于分析结果校正图像信号,从而允许稳定地获得在任何拍摄场景或拍摄条件下拍摄的良好图像。
发明内容
当基于成像后的图像信号的分析结果执行图像信号的校正时,在饱和的成像后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即使基于分析结果执行图像信号的校正时,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拾取图像。例如,在当成像高色度被摄体时图像信号饱和的情况下,色度信息在执行分析或校正前丢失,使得即使基于分析结果执行图像信号的校正时,也难以获得适当色度的拾取图像。
此外,当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4-23347中使用色差信号执行分析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当图像信号在成像时饱和时,用于分析的色差信号没有正确地表现被摄体的色差。
期望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成像方法和程序,其能够优化拾取图像的色度。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分析单元,其从拾取图像的图像信号对各个色调区域获得亮度信息;以及曝光控制单元,其基于图像分析单元中获得的亮度信息执行曝光控制。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从拾取图像的图像信号(例如,主被摄体的图像信号)对于每个色调区域获得亮度信息。基于图像分析单元中获得的亮度信息,例如执行曝光控制以便增强主被摄体的色度。色调区域还可以基于用于最大色度的亮度分割,并且还可以根据主被摄体指定单元指定的主被摄体的颜色分割。图像分析单元还可以仅对于包括主被摄体指定单元指定的主被摄体的颜色的色调区域生成亮度信息。曝光控制单元基于每个色调区域的亮度信息计算校正量,以便对于每个色调区域具有用于最大色度的亮度,并且根据这样计算的校正量和每个色调区域中包含的图像的比率执行曝光控制。当获得颜色空间的配置信息时,执行根据配置信息中示出的颜色空间的曝光控制。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成像方法包括:从拾取图像的图像信号对于各个色调区域获得亮度信息;以及基于这样获得的亮度信息执行曝光控制。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使得计算机执行成像装置的曝光控制的程序,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过程:从拾取图像的图像信号对各个色调区域获得亮度信息;以及基于这样获得的亮度信息执行曝光控制。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程序时能够例如通过存储介质(如光盘、磁盘和半导体存储器)或通信介质(如网络),以例如用于能够执行各种程序代码的通用计算机的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的程序。通过以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这样的程序,提供根据计算机上的程序的处理。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从拾取图像的图像信号对于各个色调区域获得亮度信息,并且基于这样获得的该亮度信息执行曝光控制。因此,例如执行曝光控制以增强期望被摄体的色度,从而使得能够优化拾取图像的色度。
附图说明
图1图示成像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示例;
图2A和2B图示将色调区域分割为多个区域;
图3图示用于最大色度的亮度(在sRGB颜色空间的情况下);
图4图示用于最大色度的亮度(在Adobe RGB颜色空间的情况下);
图5是示出成像装置中的曝光控制行为的流程图;
图6图示拾取图像的示例;
图7图示像素分类为色调空间的结果的示例;
图8A、8B和8C图示在选择sRGB颜色空间的情况下的亮度目标的示例;以及
图9A、9B和9C图示根据主被摄体执行色调区域的分割的情况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将按照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成像装置的配置
2.成像装置的行为
3.成像装置的另一行为
<1.成像装置的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