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华ICT蓝能比经益系统“三维一体五元共生华”技术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5155.8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2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家全 |
主分类号: | G06Q90/00 | 分类号: | G06Q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镇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华 ict 系统 三维 一体 共生 技术 应用 | ||
1.一种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ICT系统技术方法,由管理公司、公益基金会、ICT社区合作经益体系等构建中华ICT人文科技生态经益系统及其蓝能比系统运营(生态经益值测算)、认证服务与管理等方法,具有广义的现代技术主要特点:即生态系统性文明建设的目的性、运营服务的社会性、生态经益资源整合的多元性,其特征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人类文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推进社会从劳动生产到生活消费方式生命力为根本变革的自然性循道模式。
2.权利要求1所述蓝能比认证服务与管理运营等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中华人文、生态经益、社会共生等社会三维参量,构建产品认证及其营销ICT经益系统平台,构成中华人文科技生态经益完整系统,通过公益基金会完善认证体系的管理公司公益性与产业化双轨驱动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系统性资源整合体制,应用人类中华文化社会科学进步创新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公共福祉的建设,推进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巨系统文明。
3.权利要求2所述产品认证及其营销ICT经益系统平台,其特征在于,采取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手段,从科技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完整设计了道法自然性劳动消费合作社会模式,服务人类由物质世界的定性定量研究到天地人合一生命精神与终极价值认知观念的完整。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其特征在于,蓝能比认证系统结合原案申请的ICT社区文明建设技术方案,构建民需、民商、民生三维一体的文明枢导运营体系,在整体上形成蓝宇科普人文、政治、经济、社会、物质五元共生的蓝能币合作经益技术系统,创造五位一体的生态巨系统文明锚,奠基社区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文科技进步的生态经益循道机制。
5.权利要求4所述的ICT社区文明建设技术方案,其公共服务技术特征在于,基于ICT计算机网络融合通信技术,有效构建社区传媒、商务金融、企业信息虚拟共享等社区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生产力资源运营系统,利用信息整合资源技术为新社会经济组织的创建及其劳动消费合作与民主集中制管理等提供公共服务,系统性服务基层社区民主议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文进步。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融合通信应用技术,基于社区劳动消费合作新闻威客系统ICT计算机互联网络融合通信技术,应用SNS社会性网络服务UGC用户生成内容及CMS传媒内容管理服务、ICT融合通信、商务结算系统等,构建并共享威客数据库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社区产业劳作互助、新闻资讯交易及商务等即时通信、内部结算系统的网络融合,实现蓝能比生态经益系统电信业务增值增量技术平台。
7.权利要求6所述社区劳动消费合作新闻威客系统及其应用,包括社区互助合作社经济系统及其CMS传媒内容管理、SNS社会性网络服务、ICT融合通信、内部的交易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SNS社会性网路服务应用UGC用户生成内容与CMS传媒内容管理服务的系统,服务广大传媒从业人员与基层群众民生需求,自然形成新闻威客方式,应用广大传媒从业人员与基层公民记者参与ICT民生信息化平台内容生产与管理服务,完整构成社区合作、交流及新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为蓝能比企业及蓝能比产品的认证服务、品牌传播、产品营销等创造循道共生体制。
8.权利要求2所述人文科技生态经益系统,构建生态经益蓝能币文明锚认证系统是由蓝能比认证管理机构(如管理公司)设立公益协商多方会谈机制与民生代表体制机制,通过引入公益基金组织创新由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资源整合枢导与公益投资管理体制,其特征在于,由社区合作社参股并逐级民主选举产生枢导运营服务机构,构建按人口或区域分层级的民生代表体制,创造符合人类社会伦理学的股权均值、公益协商与民生合作代表等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基于多方会谈实现公益协商机制。
9.权利要求6所述电信业务增值增量技术平台,从文化社会伦理学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文明建设,实现ICT电信业技术进步系统融入社会公共福祉的建设,其特征在于,应用蓝能比生态经益系统及其认证服务技术引导人类循道生命大爱精神自益益人的自然觉悟。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性循道模式,其特征是,应用中华人文科技理念,普及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养护生命、益于生命的道德应用与生态经益认证机制,复归自然的劳动消费机制,建设公平化的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惠及高龄社区的高端服务互助机制,加强民生服务监督机制,明镜高悬的社区传媒机制,集约化的志愿者社会服务,蓝能币循道积德机制,蓝宇科普自益益人的益生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家全,未经刘家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行于双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移动数字课堂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样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