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冲机上闭合死点的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4900.7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洪;陈华平;周继红;李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0 | 分类号: | B21D28/2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专利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冲机上 闭合 死点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精密冲裁液压压力机的上闭合死点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精密冲裁液压压力机(以下简称精冲机)是在普通冲压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密冲裁即为强力压边冲裁,工艺原理是在三动压力机上,利用特殊结构的精冲模,在强力作用下,使材料产生塑性、剪切变形,从而得到优质的精冲零件。精冲机必须能够同时提供冲裁力、压边力和反压力,主机应具有高强度及高刚度,滑块能保证精密导向,并且可精确调整模具上闭合死点的高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同时要具备可靠的模具保护功能,是一种高投入、技术密集和产品附加值高的设备。
由于精冲机模具的冲裁间隙很小,为了提高冲件质量和模具寿命,滑块的上闭合死点必须可调,并有高度的重复定位精度。以往的精冲机单纯采用液压或电气保护的方式对上闭合死点进行调整,模具和设备的安全系数低。所以采用机械方式对精冲机的上闭合死点进行调整是精冲机设计制造中的重要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冲机上闭合死点的调整机构,以实现快速精确调整上闭合死点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油缸套的内壁上带有锯齿内螺纹,与调整螺母的锯齿外螺纹配合,调整螺母与大齿盘连为一体;离合锁紧装置的支架一和电机调整装置的支架二分别固定在主油缸套上,离合锁紧装置的支架一上固定有液压离合器,大齿盘分别与离合锁紧装置的圆柱齿轮一、电机调整装置的圆柱齿轮二啮合,圆柱齿轮二由减速电机带动旋转,减速电机内置电磁抱闸;轴向消游隙柱塞一和轴向消游隙柱塞二安装在主油缸套的端面上,轴向消游隙柱塞一、轴向消游隙柱塞二与主油缸套之间的柱塞缸通有高压油;主活塞与其上的导向座和下工作台连为一体;编码器齿轮轴与控制减速电机的编码器连接,编码器齿轮轴与圆柱齿轮二啮合;主油缸套与主活塞之间通有高压油。
所述离合锁紧装置的圆柱齿轮一通过键和压板、用螺钉与液压离合器上的旋转套连为一体,而数个摩擦片一通过渐开线内齿与旋转套的渐开线外齿啮合,实现圆柱齿轮一与旋转套及数个摩擦片一的同步转动; 数个摩擦片二的渐开线外齿与固定套的渐开线内齿啮合, 摩擦片一与摩擦片二交错安装, 固定套与底座通过螺钉连为一体,缸套与盖板通过螺钉连为一体, 固定套与底座、缸套与盖板又通过螺钉压紧到离合锁紧装置的支架一上,形成一个不能旋转的固定体; 旋转套、缸套和盖板间安装有活塞以及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在活塞与盖板间安装有弹簧。
当需要调整闭合上死点时,轴向消游隙柱塞下部柱塞缸泄压,离合锁紧装置的液压离合装置处于脱开状态,电机调整装置的减速电机启动,带动圆柱齿轮二转动,与之啮合的大齿盘也随之转动,调整螺母同样也随大齿盘旋转,调整螺母同大齿盘转动的同时,调整螺母同大齿盘沿主油缸套内螺纹的轴线方向上升或下降,达到调整闭合上死点的目的。
当减速电机断电调整完毕,减速电机内置的电磁抱闸迅速制动,随后轴向消游隙柱塞下部柱塞缸液压加压,轴向消游隙柱塞在液压作用下上升,并且推着大齿盘和调整螺母一起上升,直到调整螺母的外螺纹与主油缸套内螺纹贴合无间隙,同时离合锁紧装置的液压离合装置处于锁紧状态,对大齿盘起到径向锁紧和制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机械死限位和大传动比,调整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高。
2、从产品安全方面来说,比单纯使用液压或电气保护来调整闭合上死点相比,采用机械死限位可靠性高,使模具和设备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可有效延长精冲的模具寿命,降低单位冲件的模具生产成本。
3、由于采用电机调整和液压系统配合,调整速度快,可降低每批次冲件模具的调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2 是图1的轴向消游隙柱塞安装处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液压离合器的结构简图。
图4是图3的A-A旋转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4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