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凸台锻件的锻造方法及其锻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3887.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明;周永达;谢培德;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无锡)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凸台 锻件 锻造 方法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凸台锻件的锻造方法及其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凸台类锻件的锻造方法是先将锻件101置于工作转台102后镦粗,然后人工目测并利用水压机上砧块103对上述锻件剥凸台,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利用人工目测剥凸台,易出现凸台与锻件本体偏心的情况,使得锻件外形不规整。
(2)为了预防偏心情况出现,需要对凸台留有较多余量,这就增加了后续精加工的步骤,费时费力,影响加工进度,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另一种带凸台锻件的锻造方法及其锻造模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凸台锻件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锻件坯料竖直置于模圈中;
第二步:在6000吨水压机下锻打并将锻件坯料镦粗;
第三步:通过操作机夹持锻件坯料及模圈,并利用水压机对锻件坯料连同模圈抛圆;
第四步:对锻件坯料的端面修整,并脱下模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带凸台锻件锻造方法的锻造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中心开有通孔;
所述通孔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通孔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10mm~15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利用模圈取代原有人工目测剥凸台的方法,使锻件凸台与锻件本体同轴,其凸台形成过程效果好,操作难度低,避免了以往需要对凸台留余量以便后续加工的问题,省事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锻件坯料通过锻压机上砧进行剥凸台的示意图。
图2为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锻件坯料套入模圈的示意图。
图4为锻件坯料镦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锻件坯料通过水压机抛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凸台锻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包括模具体2,模具体2的中心开有通孔201,通孔201的截面为梯形,通孔201上端直径D1大于下端直径D2 10mm~15mm。
本发明的具体锻造方法如下:
第一步:如图3所示,将锻件坯料101竖直置于模圈2的通孔201中。
第二步:如图4所示,在6000吨水压机下锻打并将锻件坯料镦粗。
第三步:通过操作机钳杆夹持锻件坯料及模圈,并利用水压机对锻件坯料连同模圈抛圆至所需尺寸。
第四步:对锻件坯料的端面修整,并脱下模圈,于模圈2的通孔201内形成锻件凸台,并对锻件凸台进行精加工,以满足产品尺寸要求。
本发明利用模圈取代原有人工目测剥凸台的方法,使锻件凸台与锻件本体同轴,其凸台形成过程效果好,操作难度低,避免了以往需要对凸台留余量以便后续加工的问题,省事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无锡)锻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无锡)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3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