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3452.9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燕;李谨;周勤祖;陈晨;黄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58 | 分类号: | C21D1/58;C21D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热处理方法,在130~260℃条件下,将需回火工件在热处理油组合物中回火处理0.5~8小时;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a)0.01~5份的油雾抑制剂;
b)0.1~8份的酰胺类清净分散剂;
c)0.05~3份的抗氧剂;
d)0.001~3份的光亮剂;
e)75~98份的基础油;
其中,所述油雾抑制剂选自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聚异丁烯、聚异丁烯与聚丙氧基硅氧烷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酰胺类清净分散剂选自单烯基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或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选自酚类抗氧剂或胺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亮剂选自咪唑啉油酸盐或甲基萜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础油选自100℃下的运动黏度不大于65mm2·s-1的矿物型基础油或合成型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油雾抑制剂的用量为0.05~3份,酰胺类清净分散剂的用量为0.1~6份,抗氧剂的用量为0.1~2份,光亮剂的用量为0.003~2份,基础油的用量为78~9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为90000~150000;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
酚类抗氧剂选自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硫醚基酚或硫醚基酚酯中的至少一种; 胺类抗氧剂选自烷基化二苯胺、烷基苯基-α-萘胺或N-苯基-N’-烷基-对亚苯基二胺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温度为145~160℃时,基础油100℃下的运动黏度不大于35mm2·s-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温度为185~240℃时,基础油100℃下的运动黏度不大于50mm2·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还包括f)防锈剂,以重量份数计,防锈剂的用量为0.5~8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防锈剂的用量为0.5~6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选自磺酸盐或十二烯基丁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盐选自石油磺酸钠、合成磺酸钠、石油磺酸钡、合成磺酸钡、二壬基萘磺酸钡或二壬基萘磺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34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