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杆型锚栓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3232.6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裕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裕豊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型锚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杆型锚栓,尤指一种专用于将机械设备固定在地基基础上的连杆型活动地脚螺栓。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俗称的地脚螺栓10是专用于将机械设备80的底座固定在地基基础90上的连接件。
该地脚螺栓10的现有技术结构,是由一头部11和一带有外螺纹的螺杆12两部分组成。该地脚螺栓10的头部11多作成开叉式和带钩的形状,并且藉高强度混凝土95将头部11深埋及浇固在地基基础90之中,同时让该地脚螺栓10的螺杆12从地基基础90伸出外露部分,以提供给机械设备80安置,再通过使用锁紧螺帽15将机械设备80紧固在地基基础90上使用,以确保机械设备80的精度与寿命。
换言之,地脚螺栓10需藉其开叉式或带钩的头部11确实深埋入地基基础90达到一定深度,才具备不至于发生被破坏和被拔出的效果,故使用者需依据机械设备80的荷载轻、重和冲击振动强、弱等参数决定及选择地脚螺栓10的长短和直径规格。
例如,安置动力负载较轻、冲击振动较弱势的轻型机械设备80时,地脚螺栓10的头部11不必埋入地基基础90过深,只需选用长度规格较短的短型地脚螺栓10,而安置动力负载较重、冲击振动较强烈的重型机械设备80时,地脚螺栓10的头部11必须埋入地基基础90达到一定深度,必须选用长度规格较长及直径规格较粗的长型地脚螺栓10。
但是,现有技术中有太多种不同规格的地脚螺栓10,使用者即使依据机械设备80的荷载和冲击振动等参数仍不易选出最适用的地脚螺栓10,而且,地脚螺栓10的结构已经常久未曾再创新,业界莫不期待再发明或再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公开一种连杆型锚栓,具备可调节抗拉能力,供使用者依实际使用情况调节达到预定的抗拉能力后,再以浇固手段埋入地基基础中作为地脚螺栓使用,可供不同规格的轻型或重型机械设备牢固安置在地基基础上,其基本构造包括一螺栓、一地锚座、一套筒座及一螺帽,其中,
该螺栓具有一宽头栓部及一螺纹部;
该地锚座具有一螺栓穿孔及两个以上的第一枢接座,其中,该螺栓穿孔供该螺栓穿过且使该螺栓的宽头栓部顶靠于该地锚座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一枢接座以相同跨距布置在与该地锚座的螺栓穿孔是构成同心圆的地锚座表面上,且各自供一活动拉杆的一端部枢接其上;所述的每个活动拉杆为纵长状杆件且其杆身设有一联接部;
该套筒座具有一螺栓穿孔及两个以上的第二枢接座;其中,该螺栓穿孔供已穿过该地锚座的螺栓穿过,且使该套筒座以可活动方式套设在该螺栓的杆身上;所述的每个第二枢接座以相同跨距布置在与该套筒座的螺栓穿孔是构成同心圆的套筒座表面上,且各自供一中间连杆的一端部枢接其上;每个所述中间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枢轴接头,与所对应的所述活动拉杆的联接部共同组成枢接机构,使得该套筒座在该螺栓的杆身上移动即同步带动该地锚座的每个所述活动拉杆以第一枢接座为支点产生枢轴动作;及
该螺帽螺合在已穿过该地锚座及该套筒座的螺栓的螺纹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型锚栓在其套筒座与螺帽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型锚栓在其螺帽与弹性元件之间进一步设有一挡圈。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型锚栓在其地锚座与套筒座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弹性元件。
本发明的连杆型锚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备可调节抗拉能力;
2、可供使用者依据实际使用情况预先调节达到预定的抗拉能力;
3、可供各种不同规格的轻型或重型机械设备牢固安置在地基基础上,以确保机械设备的精度与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地脚螺栓将机械设备固定在地基基础上使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杆型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连杆型锚栓的零组件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连杆型锚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的连杆型锚栓将机械设备固定在地基基础上使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地脚螺栓 11……头部
12……螺杆 15……锁紧螺帽
20……连杆型锚栓 30……螺栓
31……宽头栓部 32……螺纹部
40……地锚座 41……螺栓穿孔
45……第一枢接座 47……活动拉杆
49……联接部 50……套筒座
51……螺栓穿孔 53……第二枢接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裕豊,未经吴裕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3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汽车用遮阳棚
- 下一篇:带有开启式车窗的流动警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