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加工棚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2686.1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熙;李明明;郑岩岩;杨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工棚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钢筋加工棚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加工棚是施工现场内对钢筋进行拉直、弯曲、焊接等钢筋加工作业的场地。现有技术的钢筋加工棚一般为钢管搭设式的,先在现场利用扣件将多根钢管扣接搭设成加工棚的整体式钢结构,该钢结构包括四根位于四角的钢管立柱和四根钢管横梁,每根钢管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钢管立柱的顶端固定,上述四根钢管立柱和四根钢管横梁构成了整体式钢结构的钢骨架,该钢结构还包括多根连接加固钢管,每根连接加固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构成钢骨架的两根钢管之间。待钢管搭设式的钢结构搭设完工后,校验该钢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再在该钢结构顶部铺设一层彩钢板。然后在钢结构的四根钢管横梁上焊接多根竖直向钢管,再然后用与钢管横梁平行的水平向钢筋与同一排的竖直向钢管通过扣件扣接固定,这样,多根竖直向钢管和四根水平向钢筋就构成了防坠落保护栏杆,最后,在栏杆上钩挂安全标语横幅,整个钢筋加工棚施工完毕。
现有技术的钢筋加工棚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由于它的钢结构的四根立柱分据四角,这样,工人往棚内搬运钢筋或将钢筋从棚内搬运出时,需绕过呈两排的四根立柱,而钢筋很长,必须将钢筋从两根立柱之间拖入或拖出,钢筋容易被两排立柱干涉磕碰,故搬运麻烦,同样,运输钢筋的车辆进、出钢筋棚时,必须很小心的驾驶,让车从两根立柱之间穿过,故车辆运输驾驶不方便;其次,由于该钢筋棚的整体式钢结构是利用扣件将大量钢管扣接搭设的,扣接或拆除这些钢管需要大量时间,故该钢筋棚的施工和拆卸速度均很慢;再次,该钢结构是钢管搭设式的,通过扣接将不同钢管扣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强度不理想,遇到台风、地震容易散架,而且,立柱与地面没有基础固定,整体钢结构是直接搁置在地上的,一旦遭遇台风,钢结构容易被吹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钢筋方便、运输钢筋的车辆进出驾驶也方便、搭设和拆除方便快捷、强度好的钢筋加工棚。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筋加工棚,它包括整体钢结构和压顶的钢板,整体钢结构包括一排至少三根与地面可拆式连接的工字钢立柱、每两根相邻的工字钢立柱之间设有一根工字钢主梁,每根工字钢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工字钢立柱可拆式连接,每根工字钢立柱的前面可拆式连接有一根悬挑上翘工字钢梁,每根工字钢立柱的后面可拆式连接有一根悬挑水平工字钢梁,每两根相邻的悬挑上翘工字钢梁之间设有一根前副梁,每根前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悬挑上翘工字钢梁的前端可拆式连接,每两根相邻的悬挑水平工字钢梁之间设有一根后副梁,每根后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悬挑水平工字钢梁的后端可拆式连接。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钢筋方便、运输钢筋的车辆进出驾驶也方便、搭设和拆除方便快捷、强度好的钢筋加工棚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筋加工棚的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a、在工字钢立柱上焊接吊环、底板和连接板,在悬挑上翘工字钢梁前端和悬挑水平工字钢梁后端均焊接吊环;
b、浇捣至少三个呈一排的钢筋混凝土承台,并在钢筋混凝土承台内预埋高强度螺栓;
c、在每个钢筋混凝土承台上安装一根工字钢立柱;
d、在每两根相邻的工字钢立柱之间安装一根工字钢主梁;
e、在每根工字钢立柱的前翼板上安装一根悬挑上翘工字钢梁,在每根工字钢立柱的后翼板上安装一根悬挑水平工字钢梁;
f、在每两根悬挑水平工字钢梁之间安装一根后副梁;在每两根悬挑上翘工字钢梁之间安装一根前副梁;
g、在每根工字钢主梁以及与该工字钢主梁相邻的一根后副梁之间安装一根副水平槽钢梁;
h、在每根工字钢主梁以及与该工字钢主梁相邻的一根前副梁之间安装一根副上翘槽钢梁;在每根副上翘槽钢梁及该副上翘槽钢梁左侧的悬挑上翘工字钢梁之间安装一根左附加槽钢梁,在每根副上翘槽钢梁及该副上翘槽钢梁右侧的悬挑上翘工字钢梁之间安装一根右附加槽钢梁。
本发明钢筋加工棚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小区同步维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