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成像设备以及控制固态成像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2684.2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川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47 | 分类号: | H04N5/347;H04N5/3745;H04N9/04;H04N5/374;H04N5/378;H01L27/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丽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成像 设备 以及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固态成像设备,包括:
像素阵列单元,具有以矩阵形式二维布置的多个像素和沿列方向布置的多个信号线;
A/D转换单元,对应于各自的信号线提供且将通过信号线从像素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切换单元,对下述通过每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进行切换,该通过每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使用对应于传送模拟信号的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和对应于不是传送模拟信号的信号线的信号线而提供的A/D转换单元的任一个,
其中A/D转换单元具有:将随时间变化的参考信号与从像素获得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的比较器,以及对直到在该比较器中的比较完成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并且
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将对应于每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中的比较器的输出端子连接到计数器的输入端子的第一开关,和将对应于每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中的比较器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对应于另一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的计数器的输入端子的第二开关,以及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切换的切换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对从两个信号线中的一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进行切换,该从两个信号线中的一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使用对应于一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和对应于另一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的任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对通过多个信号线的每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进行切换,该通过多个信号线的每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使用对应于传送模拟信号的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和对应于与传送模拟信号的信号线一侧邻接地提供的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的任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预定数目的像素共享浮动扩散部分,以及
其中所述切换单元通过浮动扩散部分对共享相同的浮动扩散部分的两个或更多个像素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拟相加,且输出模拟-相加的信号到信号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在光接收面侧配备有颜色滤色器阵列,其中滤色器的颜色对应于各自的像素而分类,以及
其中颜色滤色器阵列中的白色滤色器按棋盘形配置,红色和蓝色滤色器按纵向和横向两像素间距的棋盘形布置,所述红色和蓝色滤色器被布置为倾斜地偏离一个像素,且剩余的像素为绿色滤色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像素在光接收面侧配备有颜色滤色器阵列,其中滤色器的颜色对应于各自的像素而分类,以及
其中在所述颜色滤色器阵列中,颜色滤色器按Bayer布置形式布置。
7.一种控制固态成像设备的方法,该固态成像设备包括:具有以矩阵形式二维布置的多个像素和沿列方向布置的多个信号线的像素阵列单元,以及对应于信号线提供且将通过信号线从像素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单元,以及切换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切换单元对下述通过每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进行切换,该通过每个信号线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使用对应于传送模拟信号的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和对应于不是传送模拟信号的信号线的信号线而提供的A/D转换单元的任一个,
其中A/D转换单元具有:将随时间变化的参考信号与从像素获得的模拟信号进行比较的比较器,以及对直到在该比较器中的比较完成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并且
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将对应于每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中的比较器的输出端子连接到计数器的输入端子的第一开关,和将对应于每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中的比较器的输出端子连接到对应于另一个信号线提供的A/D转换单元的计数器的输入端子的第二开关,以及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切换的切换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6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