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绿竹笋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2523.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名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名旺 |
主分类号: | A23B7/153 | 分类号: | A23B7/153;A23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竹笋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保鲜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绿竹笋保鲜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绿竹笋因口感鲜美脆嫩,清甜爽口,风味独特,是笋中之精品;但是由于绿竹笋的产期在炎热的夏季,所以绿竹笋的保鲜储藏非常困难,一般绿竹笋采后两小时风味就会开始变差,而且伴随着快速的老化,纤维增多,所以无论是鲜食还是加工绿竹笋都面临原料的保鲜问题,通常鲜食的产品在25~30℃条件下采收后6小时内食用,风味变化不大。常温下贮藏超过1天即商品品质就大大下降。长期以来因贮藏保鲜难度大,长途运输外销难,其生产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现有的保鲜技术要么是使用化学方法,导致绿竹笋的鲜甜口味受到影响;要么就是通过罐藏、腌制和干制来延长供应期和扩大供应范围,但是这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笋体固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同时因为加工之前原料的品质就已劣变,成品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的增强保鲜效果的新型绿竹笋保鲜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新型绿竹笋保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采用清洗装置对采集的绿竹笋进行清洗;
2)、修整剥壳:绿竹笋清洗后剥去绿竹笋外壳,并切去虫蛀、损伤、粗老的头部和笋尖苦味部分;
3)、清洗消毒:用清水清洗剥壳和切除后的绿竹笋,之后放入含量为0.2%~1%的二氧化氯溶液中进行杀菌10~30分钟;
4)、分切:将直径小于60毫米的绿竹笋切成两半,将直径大于60毫米的绿竹笋切成三片;
5)、包装:将分切后的绿竹笋平放入真空袋中进行抽真空封口;
6)、速冻:将包装后的绿竹笋采用低温速冻液冷却方式,在温度为-30℃~-160℃的条件下冷冻6-15分钟;
7)、入库保存:将速冻后的绿竹笋放入-185℃以下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
本发明的新型绿竹笋保鲜加工方法,所述清洗装置为萝卜自动清洗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清洗-修整剥壳-清洗消毒-分切-包装-速冻-入库保存几个步骤,这样,可以形成更好的速冻保存效果,从而有效的增强保鲜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新型绿竹笋保鲜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采用清洗装置对采集的绿竹笋进行清洗;
2)、修整剥壳:绿竹笋清洗后剥去绿竹笋外壳,并切去虫蛀、损伤、粗老的头部和笋尖苦味部分;
3)、清洗消毒:用清水清洗剥壳和切除后的绿竹笋,之后放入含量为0.5%的二氧化氯溶液中进行杀菌20分钟;
4)、分切:将直径小于60毫米的绿竹笋切成两半,将直径大于60毫米的绿竹笋切成三片;
5)、包装;将分切后的绿竹笋平放入真空袋中进行抽真空封口,(两片不要重叠在一起);
6)、速冻:将包装后的绿竹笋采用低温速冻液冷却方式,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冷冻15分钟;
7)、入库保存:将速冻后的绿竹笋放入-18℃以下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等待出库冷链销售。
本发明的新型绿竹笋保鲜加工方法,清洗装置为萝卜自动清洗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名旺,未经李名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穿戴的防臭皮鞋
- 下一篇:一种具有平肝清火调节内分泌功效的米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