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试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1888.4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玉同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叉试管。
背景技术
试管作为一种实验室必备设备,被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试验中,学生一般会将一种物质加入到试管中盛放的另一种物质中,观察其反应结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滴管将所需物质滴入试管中进行观察,而对于一些物质反应速度较快,不易观察,而目前的试管不具有缓冲结构。对于观看完反应结果的物质需从试管中倒出,在倒出的过程中容易洒落、尤其是对于一些腐蚀性较强的物质,如果不小心洒在手上,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目前的试管结构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试管。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交叉试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管。
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
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刻度。
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区别于现有的试管,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新颖;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相连通,为生物实验提供了方便,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第一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试管进行密封,放置挥发;第二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洒落的问题,进一步为实验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此外,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试管的存储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出液管,6、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下述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一种交叉试管,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位于第一管体1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1相连通,所述第一管体1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3,所述第二管体2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4,所述第二管体2侧壁上设有出液管5。
所述出液管5上设有控制阀6。
所述第一管体1上设有刻度。
所述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1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本发明一种交叉试管,结构简单,新颖;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与第一管体相连通,为生物实验提供了方便,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第一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一活塞,第二管体上设有与其配套的第二活塞,试管进行密封,放置挥发;第二管体侧壁上设有出液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洒落的问题,进一步为实验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此外,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试管的存储容量。
本发明中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有效的对液体流量进行了控制,防止其溅出或洒落。
本发明中第一管体上设有刻度,更加便于人们对注入物质容量的控制。
本发明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进一步起到了缓冲作用。
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试管结构,结构新颖,为实验操作者提供了诸多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玉同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西玉同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高层建筑隔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