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液体至空气换热器的防护性泄漏护罩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51211.0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S.D.阿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杨炯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体 空气 换热器 防护 泄漏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换热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液体至空气换热器的泄漏护罩。
背景技术
飞机机舱需要恒定流量的经调节的空气。飞机通常配备有环境控制系统以便向机舱和其他加压区域提供经调节的空气。已知的环境控制系统可进一步细分为用于获取新鲜外部空气的空气循环系统和用于获取用过的机舱空气的空气再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空气再循环系统通常在空气混合器处重叠,在空气混合器处,新鲜外部空气的一部分与用过的机舱空气的一部分混合以产生用于分配到机舱的经混合的空气流。
环境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换热器,用于在空气进入机舱之前对空气进行冷却。在环境控制系统中常常运行空气至空气换热器和液体至空气换热器。更一般地,换热器被放置在空气循环系统的空气调节套件中,用于在新鲜外部空气与再循环空气混合并引入机舱之前冷却新鲜外部空气。
发明内容
一种换热器包括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液体入口、液体出口、排放盘、液体集管面板和封闭块面板。所述空气入口位于第一侧面上,并且所述空气出口位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位于第三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三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延伸。所述排放盘覆盖底部,所述液体集管面板覆盖所述第三侧面,并且所述封闭块面板覆盖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四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延伸。所述排放盘、液体集管面板和封闭块面板形成了护罩,从而防止从所述换热器的液体泄漏。
一种用于空气至液体换热器的泄漏护罩包括排放盘、液体集管面板和封闭块面板。所述排放盘具有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液体集管面板具有附接到第一安装支架的上端、附接到所述排放盘的第一侧面的下端以及从所述排放盘的第一侧面竖直向上延伸的中心部分。所述封闭块面板具有附接到第二安装支架的上端、附接到所述排放盘的第二侧面的下端以及从所述排放盘的第二侧面竖直向上延伸的中心部分。
一种在液体至空气换热器上安装泄漏护罩的方法包括用排放盘覆盖所述换热器的底部。所述方法还包括用液体集管面板覆盖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侧面以及用封闭块面板覆盖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飞机的剖视图,该飞机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换热器。
图2是流向图1的换热器以及从图1的换热器流出的流体的示意性图示。
图3是图1和2的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换热器的前透视图,泄漏护罩从该换热器分解出来。
图5是图4的换热器和分解出来的泄漏护罩的底透视图。
图6是图4和5的换热器和分解出来的泄漏护罩的顶透视图。
图7是图4-6的换热器和泄漏护罩组装起来的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飞机”包括具有机舱和循环系统的任何类型的飞行器。图1是飞机10的剖视图,该飞机10具有根据本公开的换热器12。下导管20位于地板16下方,并且上导管22位于天花板18上方,上导管22附接到换热器12。来自机舱14的空气被吸入天花板18上方的上导管22中,以便被换热器12冷却,然后被返回到机舱14。
如图1所示,飞机10是商用喷气式客机,其具有用于运载乘客的机舱14。机舱14在底部由地板16限定并且在顶部由天花板18限定。换热器12附接到上导管22并且位于天花板18上方的区域中,该区域或者称为飞机10的“冠部”。用过的机舱空气的第一部分被从机舱14的底部抽吸,穿过地板16并进入下导管20中。用过的机舱空气的该第一部分被通过下导管20输送到飞机10的未加压区域,以便在空气混合器中与新鲜的、经调节空气混合。用过的机舱空气的第二部分被从机舱14的顶部抽吸,穿过天花板18并进入上导管22中。用过的机舱空气的该第二部分被通过上导管22送到飞机冠部中的换热器12,冠部与机舱14一样是飞机10的加压区域。换热器12冷却相对温暖的、用过的机舱空气的该第二部分,使得其变成相对冷的、经调节的再循环空气。该再循环空气然后从换热器12被输送通过分配导管并且直接回到机舱14中,以便供乘客再次使用。
图2是流向换热器12以及从换热器12流出的流体的示意性图示。图2中示出了换热器12、机舱14、暖空气24、冷空气26、冷液体28、暖液体30、空气入口32、空气出口34、液体入口36、液体出口38、集成冷却系统(ICS)40、风扇42、换向阀44以及液体旁路46。冷液体28冷却换热器12中的暖空气24,由此产生冷空气26和暖液体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未经哈米尔顿森德斯特兰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