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热量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1139.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移动 终端 充电 发热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热量的系统及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电池发热量大、容易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以及电池损坏或爆炸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智能手机耗电量大是众所皆知的事,因此智能手机基本上都使用大容量的电池。大容量的电池基本上采用大电流充电(快充)方式,大电流充电方式的优点是充电快,但在手机在充电过程中,手机内部和电池上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长期这样不仅减小手机和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在恶劣环境下充电会导致手机主板烧掉和电池爆炸的现象。
手机充电的两个主要阶段是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恒流充电是使用恒定的大电流充电,如系统的恒流充电的电流值为1A甚至更高;恒压充电是在电池的电压超过一定的值如4.1V后,采用恒定的电压对电池充电,恒压充电阶段,充电的电流会逐渐变小,当电流接近于0mA时,表明电池已充满,由此可知,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恒流充电阶段。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热量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电池发热量大、容易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以及电池损坏或爆炸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热量的系统,包括微处理器、CPU、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充电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池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连接,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对其温度进行检测,该温度检测模块通过微处理器与CPU连接,将获取的温度值发送给CPU,通过CPU对该温度进行判断,由微处理器控制电源管理芯片降低充电电流或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充电模块中止对电池的充电。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与控制模块连接的触发器,该触发器在手机连接到充电器时,对应产生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块。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与CPU连接的时钟管理模块,该时钟管理模块在每间隔一段时间向CPU发出温度检测信号,CPU根据该温度检测信号对电池、电源管理芯片的温度进行检测。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与CPU连接的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对应存储有预先设置的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的过温阀值和降温阀值。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热量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时钟管理模块每间隔一个周期时间向CPU发出温度检测信号,CPU根据该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温度检测;
B、CPU将获取的温度值与存储器中的电池、电源管理芯片的过温阀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该过温阀值,则降低充电电流;
C、CPU再间隔一个周期时间通过微处理器对电池、电源管理芯片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果温度超过过温阀值,则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关闭充电功能。
优选地,步骤A之前包括:
触发器产生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块,检测到有充电器插入,通过控制模块产生触发指令给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根据该触发指令通过控制模块对应控制充电模块对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地,步骤A包括:
时钟管理模块每间隔1分钟向CPU发出温度检测信号,CPU将该检测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应控制温度检测模块对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的温度进行检测。
优选地,步骤B包括:
CPU将获取的实际温度值与存储器中存储的电池、电源管理芯片的过温阀值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温度值超过该过温阀值,则对应发出降低充电电流的控制指令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应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将充电电流降低为原充电电流的一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降低移动终端充电时发热量的系统及方法,通过对恒流充电阶段的电池、电源管理芯片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在其温度超过过温阀值时,降低充电电流;然后如果检测其温度还超过过温阀值时,则关闭充电功能,待温度低于降温阀值时,重新对其进行充电。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充电时,电池发热量大、容易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以及电池损坏或爆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