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手机高速连拍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1137.2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手机 高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智能手机高速连拍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手机自动连拍时,所存在反应慢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手机CPU的性能越来越高,主频可达到1GHz以上,两核或四核都已经开始普及。相应的智能手机的DDR内存容量也越来越大,达到1GByte甚至是2Gbyte的配置。而智能手机摄像头也开始向800万的像素开始普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来拍照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市面上手机的自动连拍却存在反应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机高速连拍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手机自动连拍时,所存在反应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手机高速连拍系统,包括CPU、连拍处理器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CPU与连拍处理器连接,连拍处理器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获取DSP压缩和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对应进行连续拍照处理。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镜头,通过镜头获取环境图像并发送给图像传感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A/D模拟数字转换器、图像传感器和镜头,所述镜头通过图像传感器与A/D模拟数字转换器连接,图像传感器将获取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A/D模拟数字转换器,由A/D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与连拍处理器连接的DDR内存器和存储器,用于存储来自连拍处理器的图像数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高速连拍方法,包括步骤:
A、CPU通过连拍处理器对DDR内存器的存储空间进行检测,获取剩余存储空间,将其设置为存储缓冲区;
B、连拍处理器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连续获取压缩和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对应存储在DDR内存器中的缓冲区中;
C、CPU对应将DDR内存器缓冲区中的图像数据对应转移到存储器中,同时清理DDR内存器缓冲区中数据。
优选地,步骤B具体包括:
CPU根据手机拍照触发按键产生连续拍照指令给连拍处理器,连拍处理器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连续获取压缩和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对应存储在DDR内存器中的缓冲区中。
优选地,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还包括:
CPU通过连拍处理器检测DDR内存器缓冲区中所存储的数据是否已满,如果是,则终止拍照;如果否,则继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手机高速连拍系统及方法,通过连拍处理器将连续拍照获取的照片暂时存储在DDR内存器的缓冲区中,当DDR内存器缓冲区中数据已满时,对应转移到存储器中,避免拍照时需要每拍一张就往存储器上保存一张照片,而存在浪费时间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高速连续拍照,且保证了拍照的存储空间,有效解决了目前手机自动连拍存在反应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智能手机高速连拍系统,以解决目前手机自动连拍时,所存在反应慢的问题。
其中该系统包括有CPU、连拍处理器、A/D模拟数字转换器、图像传感器、镜头、DDR内存器和存储器。
镜头通过图像传感器与A/D模拟数字转换器连接,通过镜头图像传感器获取环境图像的光信号,图像传感器将获取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A/D模拟数字转换器,由A/D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拍处理器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通过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获取DSP压缩和编码的图像数据,并对应进行连续拍照处理;DDR内存器和存储器与连拍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来自连拍处理器的图像数据,通过DDR内存器的缓冲区进行暂时存储,当缓冲区满时,以文件的形式将缓冲区中的照片依次连续的保存到存储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1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应对私钥泄露的身份标识使用方法